2015年GCT语文基础知识之先秦时期4
11.田氏伐齐。齐本为西周初的奴隶制封国,国君姜姓。春秋末年,齐国奴隶主贵族除对奴隶进行残酷压榨外,对新兴地主阶级和平民的剥削压迫也十分严重,“
民参(三)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在反对没落奴隶制的斗争中,不少人遭到刖足之刑,以致“国之诸市,屦(草鞋)贱踊(假足)贵。”贵族田氏为了取代齐国,用大斗出贷、小斗收进的办法,笼络人心,争取新兴地主阶级和平民的支持。后又联合鲍氏,消灭执政的栾高二氏,夺取政权,进行改革。田乞、田常为相时,又兼并其他贵族。周安王十一年(公元前391
年),和迁齐康公于海上,遂有齐国。十六年,周安王正式承认田和为齐国国君。从此,姜齐为田齐所代替,成为齐国奴隶制转化为封建制的标志。
12.战国七雄。
指战国时魏、赵、韩、齐、秦、楚、燕七大强国。
13.商鞅变法。
战国时商鞅在秦国进行的政治改革。秦孝公六年(公元前356 年),一说在三年,任*
商鞅为左庶长,实行变法:鼓励地主恳荒,发展封建经济;要求努力耕织,生产多的可免徭役;废除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制定普遍按军功给予爵位的制度,根据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采用李悝《法经》作为法律,编造以“伍”、“什”为编制的户籍,实行连坐法;规定成年男子分居,否则加倍赋税。秦孝公十二年(前350
年),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进一步实行变法,并各乡为三十一县(一说四十一县),由国君直接管理;废井田,开阡陌,准许土地买卖,确认封建土地所有制;颁布法定的度量衡器,统一度量衡制度。烧毁《诗》、《书》,打
击儒生,并 不断镇压奴隶主贵族的反抗。“ 行之十年,秦 民大说( 悦)”
,“乡邑大治”,加速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和集权政权的形成,成为秦国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转折点。秦孝公死后,奴隶主贵族乘机反攻倒算,商鞅被车裂的酷刑杀害。“商君死,惠王即位,秦法未败”,秦国日益富强,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14.合纵连横。
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 为合纵。随 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
为连横,也叫合横、连衡。战国后期,秦最强大,合纵就指齐、楚、燕、赵、韩、魏等国联合抗秦,连 横就指这些国
家中的某几国跟从秦国进攻其他国家。一
说南北为纵,六国地连南北,故六国联合抗秦谓之合纵;东西为横,秦地偏西,六国居东,故六国服从秦国谓之连横。公孙衍、张仪、苏秦即当时著名的纵横家。
15.火牛阵。
战国后期齐将田单击败燕军的战术。燕照王时,燕将乐毅攻破齐国,田单坚守即墨(今属山东)。公元前279
年,燕惠王即位,改用骑劫为将。田单用千余头牛,角上缚兵刃,尾上缚苇灌油,夜间以火点燃,使猛冲燕军,并以五千兵随后冲杀,结果大败燕军,杀死骑劫,陆续收复失去的七十余城。
16.长平之战。
战国后期秦国大败赵国的战役。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
年)秦包围韩的上党,上党郡守冯亭以地献于赵,引起秦赵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战。赵将廉颇坚守长平达三年之久。秦昭王四十七年,赵国改用赵括为将。赵括空谈兵法,率大军盲目出击,秦将白起在正面诈败后退,另外布置两支奇兵袭击赵军后路。结果赵军被包围,困守四十六日,不突围,赵括被射死,赵军四十万人也被俘坑死。从此赵国的实力削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