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20:50:10

2015年GCT考试语文之历史文化常识1

(1) 史前文化和远古时期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从猿到人转化的关键步骤和显著标志: 制造工具、用火、劳动。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旧石器时代早期典型遗迹有阿布维利文化、阿舍利文化、克拉克当文化,以及北京周口店的猿人遗址等。
    在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的演化不仅在种质上开始从“古人”(早期智人)向“新人”(晚期智人)进化,而且在种群上不断扩展,逐步形成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公社。其代表性的文化包括欧洲的穆斯特文化和我国的丁村文化。
    旧石器时代晚期,从工具的类别推断,当时的人类生活应该以采集食物为主,当属向母系氏族公社过渡的时期。现已发现的著名遗存有欧洲的奥瑞纳文化、梭鲁特文化、马德林文化,以及我国的山顶洞文化等。
    中石器时代(也称“细石器时代”),约处于一万五千年前到一万年前之间。复合工具为基本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石斧、投矛枪和弓箭。考古发现母系氏族体制开始进入繁荣时期。法国的阿齐尔文化和塔登努阿文化、我国陕西的沙苑文化是中石器文化的典型代表。
    新石器时代大约开始于一万年前,其特色是磨制石器。开始了从采集植物到“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的历史性飞跃。母系社会体制趋于衰落,向父系氏族社会和阶级社会过渡。
    剩余劳动——闲暇——有闲阶层——巫术——原始信仰、原始宗教。
    知识的积累: 自然(日月星辰、风雪雷电、山水草木、飞禽走兽)、人,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图腾(totem)崇拜: 图腾——原始分类,即崇拜、象征、识别、宗教等;出土的陶器上有蛇、壁虎和蟾等的造型或饰纹;
美洲的原始印第安部落中有鹰图腾、狗图腾等。
    祖先崇拜:
英雄创世故事。如中国有“伏羲作八卦”、“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尝百草”、“黄帝战蚩尤”等,其他地区有“创世说”、“普罗米修斯之火”等。
    文字: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周易·系辞传》
    尼罗河流域、美索布达米亚地区、恒河流域、长江黄河流域等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先后发明了早期的文字。
    思维、语言、宗教、巫术、图腾、传说、文字: 天地人交通信息。
    传说: 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大禹治水、愚公移山。
    人类社会的三次大分工: 畜牧业和农业的出现、手工业、商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年GCT考试语文之历史文化常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