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20:50:04

2015年GCT考试语文之哲学常识4

(4) 宗教学
    道教: 创始人是张道陵。
    佛教: 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达摩、六祖慧能、玄奘、鸠摩罗什、李叔同(弘一大师)、赵朴初。《金刚经》、《坛经》。华严宗、净土宗、禅宗;藏传佛教(黄教,喇嘛教); 班禅、达赖。
    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天主教、基督教最重要的经典:《圣经》(旧约、新约)。
    两希文化: 希腊、希伯来。
    《古兰经》(可兰经)是伊斯兰教的重要经典。
    (5) 系统哲学
    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香农《信息论》、维纳《控制论》。
    耗散结构理论: 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不断交换能量和物质,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稳定的有序结构状态的理论。1969年由比利时科学家普里高津等人提出。
    协同学: 研究自组织系统及演化序列的系统理论。西德科学家哈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
    超循环理论: 关于非平衡态系统的自组织现象的理论。西德科学家艾肯在20世纪70年代直接从生物领域的研究中提出的。
    突变理论: 研究系统的行为空间的不连续过程或突变现象的一般性质的数学理论,是微分拓扑学的新成果。1972年法国数学家勒内·托姆首先提出。
    【解题技巧】
    哲学常识中,中国古典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宗教学只需要知道各学派代表人物、著作、主要观点即可,不需要对哲学理论做过深过宽的复习。与现实结合较为紧密的人物著作和理论为复习重点,比如儒家思想。最近广为关注的知识要引起注意,比如佛家思想。
    系统哲学这一部分比较特殊,是近现代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所以要注意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这一部分也可以称做横断科学。著名学者钱学森对这一领域在我国的发展有开创性贡献。
    这一部分题目不多,一般以文史哲综合题目的面目出现,大多考查那些容易混淆的知识。从往年的题目看,主要偏重中国哲学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尚未涉及(理论上讲,今后也基本不会涉及)。未来在偏重中国文史哲综合考查的基础上,宗教、西方哲学(特别是和文学史、文化史相关的部分)还有系统论会有所关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年GCT考试语文之哲学常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