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20:50:02

2015年GCT考试语文之哲学常识1

哲学门类众多,内容庞杂。这一部分不是重点内容。限于篇幅这里只列出条目,具体内容请查阅相关工具书。
    (1) 中国哲学
    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小说家、杂家。显学为儒家和墨家。
    早期儒家代表著作: 孔子的《论语》、孟轲的《孟子》、荀卿的《荀子》。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编写《春秋》、集成《诗经》,其理论的关键词: 仁义礼智信,克己复礼。
    四书五经: 四书为《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五经为《诗》、《书》、《礼》、《易》、《春秋》。
    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
    道家: 老聃《老子》,又名《道德经》,其理论的关键词——无为; 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庄周《庄子》。
    名家: 惠施和公孙龙。公孙龙: 白马非马。
    墨家: 创始人墨翟,提倡兼爱非攻。
    法家: 韩非和《韩非子》,李悝、吴起、商鞅。
    兵家: 孙武《孙子》,道天地将法,智信仁勇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围魏救赵。
    西汉董仲舒,主张天人合一。
    东汉唯物主义者王充著有《论衡》。唯物主义者范缜著有《神灭论》。
    魏晋玄学: 王弼的贵无本体观。郭象的崇有论。
    柳宗元、刘禹锡、韩愈对儒家学说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宋明理学(道学): 周敦颐、二程(程颐、程颢)、张载、朱熹、王阳明、陆象山。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王夫之、戴震、方以智的实学。
    严复的《天演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年GCT考试语文之哲学常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