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职联考GCT语文每日一练25
1.对以下古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句是( )A.陆游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纸上”代指书本。后两句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肤浅的,必须亲身实践,来验证书本上的东西。
B.朱嘉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中以“方塘”比喻书籍,“活水”比喻读书时获得的新知识、新感受。
C.郑板桥诗:“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诗中把读书多的人比喻成“暴富儿”,反对多读书。
D.袁枚诗:“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诗中以“蠹鱼”借喻那些死读书而不消化的人,强调读书要多品味,多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下列作者的顺序与所列作品的顺序一致的一项是
①《蜀道难》②《桃花扇》⑨《长恨歌》④《老残游记》⑤《镜花缘》
A.李白、孔尚任、白乐天、刘鹗、李汝珍
B.李白、汤显祖、孔尚任、高鹗、李宝嘉
C.杜甫、汤显祖、白香山、刘鹗、李宝嘉
D.李白、孔尚任、白居易、高鹗、吴趼人
3.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我国现代文学的分期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称为新文学,即现代文学,如《狂人日记》就是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
B.《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是鲁迅的小说集。《阿Q正传》不仅成功地刻画了阿Q这个旧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还批判了“精神胜利法”和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
C.茅盾、郭沫若是与鲁迅同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子夜》是茅盾创作的一部反映工农大众如何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激烈斗争的长篇小说,《关汉卿》是郭沫若创作的一部历史剧。
D.解放区最早出现的最著名的小说作家是赵树理,他的《小二黑结婚》、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都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出现的优秀作品。
4.对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犬),又擎苍(苍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孙权曾骑马射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渴望得到重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星名,代表贪残掠夺)。
A.首句的“狂”点出“老夫”酒后出猎无所顾忌的疯劲。
B.“千骑卷平冈”的“卷”字,突出地表现了猎队武士乘马飞驰的勇武气势。
C.下阕最后三句写出“老夫”关心边防,渴望驰骋疆场反击贪残的掠夺者的心愿。
D.本词上阕描写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境界开阔,具有一种粗犷豪迈的风格。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0、11两题。
送李侍郎赴常州
贾至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别 懂 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对这两首诗的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诗中“雪晴云散”点明了时令气候,与高诗中的时令相同,而气候略有不同。
B.贾诗中的“北风寒”与“道路难”道出了友人所处的环境的恶劣,旅途的艰辛。
C.高诗中的“黄云”指黄沙满天飞,“曛”指天色昏黑,这主要是黄沙满天造成的。
D.贾诗中。“须尽醉”表现了朋友间难舍难分的深情厚谊与达观;高诗中“莫愁”则表现了朋友间宽松随意、无拘无束的感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