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20:49:54

2015年在职联考GCT语文每日一练9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四道题。
    ……
    由此观之,则近数年之思想界,岂特无能动之力而已乎,即谓之未尝受动,亦无不可也。夫西洋思想之入我中国为时无几,诚不能与六朝唐室之于印度较,然西洋之思想与我中国之思想,同为入世间的,非如印度出世间的思想,为我国古所未有也。且重洋交通,非有身热头痛之险,文字易学,非如 卢(注:古印度一种文字)之难也,则我国思想之受动,宜较昔日为易,而顾如上所述者何哉?盖佛教之入中国,帝王奉之,士夫敬之,蚩蚩之氓,膜拜而顶礼之,且唐宋以前,孔子之一尊未定,道统之说未起,学者尚未有入主出奴之见也,故其学易盛,其说易行。今则大学分科不列哲学,士夫谈论,动诋异端,国家以政治上之骚动,而疑西洋之思想皆酿乱之麴(同“ ”)蘖;小民以宗教上之嫌忌,而视欧美之术皆两约之悬谈。且非常之说,黎民之所惧;难知之道,下士之所笑;此苏格拉底之所以仰药,婆鲁诺之所以焚身,斯披诺若之所以破门,汗德之所以解职也。其在本国且如此,况乎在风俗文物殊异之国哉!则西洋之思想之不能骤输入我中国,亦自然之势也。况中国之民固实际的而非理论的,即令一时输入,非与我中国固有之思想相化,决不能保其势力。观夫三藏之书已束之高阁,两宋之说犹习于学官,前事之不忘,来者可知矣。
    然由上文之说,而遂疑思想上之事,中国自中国,西洋自西洋者,此又不然。何则?知力人人之所同者,宇宙人生之问题,人生之所不得解也。具有能解释此问题之一部分者,无论其出于本国或出于外国,其偿我知识上之要求而慰我怀疑之苦痛者,则一也。同此宇宙,同此人生,而其观宇宙人生也,则各不同。以其不同之故而遂生彼此之见,此大不然者也,学术之所争,只有是非真伪之别耳。于是非真伪之别外,而以国家、人种、宗教之见杂之,则以学术为一手段,而非以为一目的也。未有不视学术为一目的而能发达者,学术之发达,存于其独立而已。然则吾国今日之学术界,一面当破中外之见,而一而勿以为政论之手段,则庶可有发达之是欤?
    1.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 处当今思想受动之时代,必要破中外之见,而使西洋思想与我相化。
    (B) 欧美学术在本国受诋遭嫌,在风俗文物殊异之中国更然,所以不宜引进中国。
    (C) 同此宇宙,同此人生,观宇宙人生则当有所同,所以不应有学术真伪、中外之争。
    (D) 思想上之事,中国自中国,西洋自西洋。
    2.首段中“学者尚未有入主出奴之见也,故其学易盛,其说易行”一句的两个“其”,主要指
    (A) 西洋思想
    (B) 印度佛教
    (C) 孔子学说
    (D) 道统说
    3.第二段提出思想和学术要“破中外之见”,“勿以为政论之手段”,下列解释不能成为理由的是:
    (A) 宇宙人生问题的解决都是一样的,不待中外之分。
    (B) 同此宇宙人生,虽然观之不同,但学术之争只有真伪之别,而无中外之分。
    (C) 学术研究不当以国家、人种、宗教之见杂之,当以学术为手段。
    (D) 思想受动时代只能学习西方,所以不能讲中外之别。
    4.下列思想学说侧重“出世”的是
    (A) 西洋思想
    (B) 印度佛教
    (C) 两汉经学
    (D) 宋明理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年在职联考GCT语文每日一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