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GCT考试语文练习及答案(1)
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点明(指出来使人知道) 点头哈腰(形容恭顺或过分客气)
优点(好处;长处) 文不加点(写文章不加标点)
B.动身(动一动身子) 动人心弦(激动人心)
动议(发动大家议论) 兴师动众(发动很多人做某件事)
C.名目(事物的名称)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名流(著名的人士) 一文不名(事物不值钱或人品低下)
D.采风(搜集民歌) 闻风而动(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
风闻(由传闻而得知) 移风易俗(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2.从修辞角度看,对下面诗句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以水喻愁,显示出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B.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既是工整的地名对,又是活泼的流水对,迅即飞驰,有如闪电,写出了诗人回归故乡的急切心情。
C.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时间漫长久远,人生苦短,通过强烈的正反对比,抒发了词人胸中翻滚的不尽愁思和感慨。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晴”与“情”谐音双关,明确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一位初恋少女的迷惘和眷恋,希望和等待。
3.下列不属于“五经”的是:
A.《尚书》
B.《春秋》
C.《诗经》
D.《论语》
4.具有“含泪的微笑”风格的小说家是
A.莫泊桑
B.契诃夫
C.欧?亨利
D.屠格涅夫
5.在中国古代社会,赋役制度几经变化,明朝张居正进行赋役改革,推行了
A.两税法
B.方田均税法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
参考答案:
1 D
2 C
3 D 解析:“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的总称,而《论语》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4 C
5 C 解析:一条鞭法是张居正改革在经济方面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故答案选C。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