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20:49:33

2016新闻传播学考研知识点:中国新闻传播史(8)

备考2016考研新闻传播学的考生们,你们了解中国新闻传播史吗?下面总结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相关知识点,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暑期备战的考生们,加油!
    2016新闻传播学考研知识点:中国新闻传播史(8)
    《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的内容,结果,性质和意义:
    《民报》创刊后,为从思想上扩大革命派的影响,主动向改良派报刊《新民丛报》发起攻击,双方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论战:
    第一,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这是整个论战的中心。第二,进行民权革命。第三、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第四、
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论战中,《新民丛报》虽然具有一些合理的观点,但总体上违背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民报》从总体上把握了人民的心声,时代的潮流,即革命。简述“苏报案”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
      论战的性质和意义:
    1:这次论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向保皇派及其报刊发动的一次全面猛烈的政治进攻,也是革命阵营与反革命阵营、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与半封建半殖民地道路的斗争,也是一次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命运的斗争,在“中国往何处去”这个重大问题上,革命派占了上风。
    2:这次论战是一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三民主义深入人心,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许多改良派的人也开始转向革命派,同时通过论战,革命派还培养起一批革命骨干。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早期的新闻思想:
    (1)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
    (2)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代表作《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对近代报刊的功能及作用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3)他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早期改良派的新闻思想,第一个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资产阶级新闻理论;
    (4)他的“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标准,在今天仍具有指导意义。
    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流亡,提出新的观点:一是报纸的“两大天职”说;二是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
    辛亥革命时期:(1)提出健全舆论的主张。他认为舆论是天地间最大的社会制裁力,报馆则是体现舆论最有力的机关;(2)提出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即浸润的方法和煽动的方法。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为我国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最后形成奠定了基础,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影响巨大。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均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学说。但是,他们的新闻思想与改良派的也有质的不同,他们更注意汲取西方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内涵,因而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战斗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新闻传播学考研知识点:中国新闻传播史(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