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T语文修辞方法: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这种辞格,形式整齐,结构匀称,能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凝练概括,可以把同一事物或事理的某一发展过程表现得集中而鲜明,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得到充分的揭示;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上口,便于传诵记忆。对偶的种类:
(1)正对。上下句句意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对偶句有宽严之分。严格的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宽式对偶不很严格。
对偶与对比的区别:
对偶与对比都使用成对的语言,其区别在于:对比重在意义上的相反或相对,是内容..上的相对比较。如“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而对偶重形式..上的成双成对,是一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的句子。如“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但像对偶中的反对,既是对偶句,又有对比,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上说是对比,就形式上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上的兼类现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