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GCT逻辑解题的十八种套路9-1
GCT逻辑解题的十八种套路(9)假言命题及推理型
假言命题及推理型考题,主要是考察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区分及具体运用,这是逻辑考试中一个常考的点。
解这类题型首先要搞清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并要根据常见的连接词能迅速抽象出逻辑形式。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在中文中的代表词分别是只要和只有。比如:“只要A就B”意思是“A是B的充分条件,从A可以推出B,从B不一定推出A”;“只有A才B”意思是“A是B的必要条件,从B可以推出A,从A不一定推出B”。做这类题型要求能熟练掌握假言判断与假言推理的运用,具体要熟悉:
(1)推理的传递性(A推出B,B推出C,则A能推出C);
(2)不可逆性(重要的考点,A推出B,B真,推不出A真);
(3)逆否命题(A推出B,则非B推出非A)。
解决这类题型的基本思路是一般可用直接推理方式解决,比如:“如A做,则B一定做;若C做则B
不做;于是,若A做则C不做(否则矛盾)”。如果已知条件很多很乱的问题时,要迅速找到答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同时考虑已知条件和选项,在理解了已知条件的基础上迅速浏览选项,从两头推理,从而尽快找到答案。
如果缺乏奋斗精神,就不可能有较大成就。李阳有很强的奋斗精神,因此,他一定能成功。
下述哪项为真,则上文推论可靠?
A.李阳的奋斗精神异乎寻常。
B.不奋斗,成功只是水中之月。
C.成功者都有一番奋斗的经历。
D.奋斗精神是成功的唯一要素。
E.成功者的奋斗是成功的前提。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D。
题干第一句话“如果缺乏奋斗精神,就不可能有较大成就”告诉我们“奋斗精神”是“较大成就”的必要条件。而题干第二句又从“李阳有很强的奋斗精神”,直接推出“他一定能成功”的结论,就要求把“奋斗精神”作为“成功”的充分条件。如果奋斗精神是成功的唯一要素,成功的必要条件就是充分条件。因此,加上D中给的条件后,题干中的推论就能成立。
而选项B、C、E只是以不同方式重复题干中第一句话的意思。选项A虽然能对题干中的推理有增强作用,但只是程度上的增强,仍不能得出“一定能成功”的必然结论,因为李阳可能并不具备影响成功的其他要素,比如“机遇”。
当爸爸、妈妈中只有一个人外出时,儿子可以留在家里。如果爸爸、妈妈都外出,必须找一个保姆,才可以把儿子留在家中。
从上面的陈述中,可以推出下面哪项结论?
A.儿子在家时,爸爸也在家。
B.儿子在家时,爸爸不在家。
C.保姆不在家,儿子不会单独在家。
D.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则儿子也不在家。
E.爸爸不在家,则妈妈在家。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C。
选项C中这个“单独在家”是解题的关键。保姆不在家,肯定爸爸和妈妈中至少一个人留在家里陪儿子呢。选项A、B、D、E都不一定。
如果你犯了法,你就会受到法律制裁;如果你受到法律制裁,别人就会看不起你;如果别人看不起你,你就无法受到尊重;而只有得到别人的尊重,你才能过得舒心。
从上述叙述中,可以推出下列哪一个结论?
A.你不犯法,日子就会过得舒心。
B.你犯了法,日子就不会过得舒心。
C.你日子过得不舒心,证明你犯了法。
D.你日子过得舒心,表明你看得起别人。
E.如果别人看得起你,你日子就能舒心。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B。
从题干顺推,我们能够得到选项B:你犯了法,日子就不会过得舒心。我们来看选项C:你日子过得不舒心,证明你犯了法。这不一定。日子过得不舒心,还可能是病了呢,还可能是没钱花呢。“不犯法”只是“日子过得舒心”的必要条件。选项A“你不犯法,日子就会过得舒心”,这又把“不犯法”当成“日子过得舒心”的充分条件了。选项D不着边际。选项E也把“别人看得起你”当成了“日子过得舒心”的充分条件了,这不对,应该是必要条件,别人看得起我,可是我就是找不到女朋友,日子也舒心不了。
要重振女排的雄风,关键是要发扬拼搏精神,如果没有拼搏精神,战术技术的训练发挥再好,也不可能在超级强手面前取得突破性的成功。
下列各项除哪项外,都表达了上述议论的原意?
A.只有发扬拼搏精神,才可能取得突破性成功。
B.除非发扬拼搏精神,否则不能取得突破性成功。
C.如果取得了突破性成功,说明一定发扬了拼搏精神。
D.不能设想取得了突破性成功但却没有发扬拼搏精神。
E.只要发扬了拼搏精神,即使战术技术的发挥不好,也能取得突破性成功。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E。
题干告诉我们:取得突破性的成功至少有两个必要条件:发扬拼搏精神和发挥好战术技术。问题“下列各项除哪项外”有个小陷阱“除”,要专门标记下来。A、B、C和D四个选项都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说明了拼搏精神是突破性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选项E“只要发扬了拼搏精神,即使战术技术的发挥不好,也能取得突破性成功”是把“拼搏精神”当成了“突破性成功”的充分条件了,与题干不符,当选。
1997-10-39
老师:“不完成作业就不能出去作游戏”。
学生:“老师,我完成作业了,我可去外边作游戏了!”
老师:“不对。我只是说,你们如果不完成作业就不能出去作游戏。”
除了以下哪项,其余各项都能从上面的对话中推出?
A.学生完成作业后,老师就一定会准许他们出去作游戏。
B.老师的意思是没有完成作业的肯定不能出去作游戏。
C.学生的意思是只要完成了作业,就可以出去作游戏。
D.老师的意思是只有完成了作业才可能出去作游戏。
E.教师的意思是即使完成了作业,也不一定被准许出去作游戏。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A。
老师的意思是完成作业是作游戏的必要条件,要想去玩可能还得帮老师擦黑板才行;学生的意思是完成作业是作游戏的充分条件,作业一完,不需要我再做任何别的我就可以游戏起来。选项A跟这个理解相悖,是正确答案。
假设“如果甲是经理或乙不是经理,那么,丙是经理”为真,由以下哪个前提可推出“乙是经理”的结论?
A.丙不是经理。
B.甲和丙都是经理。
C.丙是经理。
D.甲不是经理。
E.甲或丙有一个不是经理。[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A。
要想推出“乙是经理”,我们首先要看一下“如果甲是经理或乙不是经理,那么,丙是经理”这个真命题的逆否命题:如果丙不是经理,那么甲不是经理而且乙是经理。因此,选项A就能充分保证“乙是经理”的结论成立。
如果甲和乙都没有考试及格的话,那么丙就一定及格了。
上述前提再增加以下哪项,就可以推出“甲考试及格了”的结论?
A.丙及格了。
B.丙没有及格。
C.乙没有及格。
D.乙和丙都没有及格。
E.乙和丙都及格了。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D。
这是一道经典题目。考察你对逆否命题的准确掌握。要推出“甲及格”,我们必须依赖题干的逆否命题:如果丙不及格,那么甲和乙就不是都没有及格。这里面有个容易错的地方,就是“甲和乙都没有考试及格”的否定是什么?不是“甲和乙考试都及格”!这样的话,你就会错误地选择选项B作为这道题的正确答案。“甲和乙都没有考试及格”的否定是“甲和乙不是都没有及格”,即“甲和乙至多有一个不及格”(这时候我们就知道要是乙把这个不及格占了,甲就肯定及格了),或者,为了表示的更清楚,可以写成“甲及格且乙不及格,或者甲及格且乙及格,或者甲不及格且乙及格”这三种情况。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在题干的基础上,要推出“甲及格”,必须有两个条件:丙不及格,乙也不及格。
如果祖大春被选进村计划生育委员会,他一定是结了婚的。
上述断定基于以下哪项假设?
A.某些已婚者不可以被选进村计划生育委员会。
B.只有已婚者才能被选进村计划生育委员会。
C.某些已婚者必须被选进村计划生育委员会。
D.某些已婚者可以不被选进村计划生育委员会。
E.祖大春不拒绝在村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工作。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B。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