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练习题17
(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必须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关系着全局;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同时,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市场,保持国民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还会增加我们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在国际竞争中的回旋余地。因此,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站在战略高度观察和处理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开展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是内因。合理利用国外市场,参加国际合作竞争,以增加自力更生的能力,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
7.[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包括: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方向和目标。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201页知识点二、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答案要点](1)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
(2)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线,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关键。①理论依据:第一,唯物辩证法关于质变与量变的原理还告诉我们,事物的结构形式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产业之间的比例和衔接,一个产业内部不同层次的结构,反映着不同层次经济水平和发展状况。因此,发展经济,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既要从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入手,又要从调整经济结构入手。第二,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推动事物发展要着重抓主要矛盾。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必须抓住这个主要矛盾进行解决。②现实依据:从国内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其根源是经济效益较低,以粗放增长方式经营,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主动地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从国际上看,当前在新技术革命带动下,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许多国家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正在发生很大变化。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对经济结构作全面的调整。
(3)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和重点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是:①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②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加快工业改组和结构升级,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③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和规定的“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
(4)调整和优化我国经济结构要解决的问题是:①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②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③发展各地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④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