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1
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主义在哲学的各个领域都曾受到过致命的批判和打击,唯独在历史观方面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唯物史观的创立最终将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中驱逐出去,其根本的原因是唯物史观认为
A.社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D.社会历史规律是可知的
2.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这一思想
A.正确肯定了英雄在历史中的作用B.根本忽视了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C.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属于历史决定论的观点
3.“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这一观点属于
A.英雄史观B.唯心史观C.唯物史观D.宿命论
4.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这是因为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D.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5.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念,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关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表明
A.社会意识及其载体都是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作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因为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B.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先进的社会意识就是先进文化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都是通过文化体现出来的
7.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人们总是依据生产工具以及分工状况来建立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B.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必然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变化上
D.资本主义社会比封建社会优越,其优越性表现在生产工具的进步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