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研政治重难点总结:近现代史纲要(2.2)
4.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君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体内容详见后面关于辛亥革命的“热点问题”)5.新文化运动(先进的知识分子,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①背景: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华,军阀混战);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思想(民主共和思想与尊孔复古逆流尖锐冲突)。
②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③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和迷信盲从;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
④基本口号:“民主”和“科学”。
⑤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⑥五四之前意义:
第一,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二,它在社会上掀起的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从而为外国各种思想流派传入中国敞开了大门,激励着人们去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第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和文化条件。
⑦五四之前的局限:没有思想武器,只有民主主义;没有革命实践,只有宣传呐喊;没有全面批判,只有绝对片面。
⑧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第一,民主与科学的内涵(民主不再是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科学,除自然科学外,就对社会的研究来说,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没有中断或取消五四以前开始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从反对封建思想入手,进而提出必须反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制度;把反封建思想的斗争的立足点,从争取个人的个性解放,扩展到争取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的高度;把反封建的斗争方式,从少数人进行的思想批判,逐步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