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研近代:抗日战争专题
近代史纲要具有明显的时间线索,复习的时候,考生们可以根据时间梳理知识点,比较容易记忆。下面,我们就根据时间顺序,分析一下归纳一下近代史纲要的几个重难点。接下来分析的是抗日战争专题。>>>近现代史纲要重点一、抗日战争期间的两条抗战路线和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期间的两条抗战路线:
①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进行抗战。
②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进行抗战。
2.抗日战争期间两个战场的抗战情况:
(1)国民党正面战场:
①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比较积极抗战,先后组织了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__武汉会战),承担了主要的抗战任务,但由于实行片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还是丧师失地,一溃千里。
②进入相持阶段,由于实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方针,正面战场出现豫湘桂战役大溃败。
(2)共产党敌后战场:
①抗战初期,八路军、新四军在全面抗战路线指引下,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人后方变为抗战前线,从日寇手中夺回大片沦陷国土,严重威胁敌人后方。
②相持阶段,中共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克服困难,采取一系列措施,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
③反攻阶段,中共领导的武装成为对日反攻的主要力量。
(3)两个战场的相互关系:两个战场是国共合作抗日的体现,他们互相依存,互相配合,共同为抗战作出贡献。
①抗战初期,没有正面战场的抗战,就没有敌后战场的发展;没有敌后战场的发展,就没有相持阶段的到来。
②相持阶段,没有正面战场继续抗战,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没有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坚持抗战到底。
二、抗日战争的地位、胜利的意义和原因、基本经验
1.抗日战争的地位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的。占世界总人口4/5 的60 多个国家卷入了这场战争。法西斯侵略者给世界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中国是日本侵略的最大受害国,也是首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中国人民在1931 年到1937 年独自抗战,在东方开辟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战场每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74%以上,最高年份达90%。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 万人中,有150 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另一方面,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战场牵制和削弱了日本的力量,使之不敢贸然北进,又不能全
力南进,减轻了盟军的压力,并为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伟大贡献。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 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表现在: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②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引导全民族走向抗战胜利的一面旗帜;③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④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线政策,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⑤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
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①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③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⑤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拓展提高:公共课全程复习指导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形成背景和原因: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已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目的: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目的是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中共中央发布一系列文告,号召全国工农武装起来,进行民族的自卫战争。②1935 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1935 年,中共中央在陕北的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
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⑤1937年8 月,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⑥1937 年9 月22 日,国民党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 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对蒋政策变化:①1931 年“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政策是“反蒋抗日”。②1935 年12 月25 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之后,1936 年5 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9 月1 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1936 年12 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也是中共“逼蒋抗日”方针的成功。③1937 年9 月22 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联蒋抗日)
5.与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的特点:第一,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它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同时,由于阶级成分的复杂和利益的差异,决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第二,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国民党领导全国政权和军队;共产党领导局部政权和军队。第三,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国共两党只能采取临时协商的特殊形式解决问题。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壮大,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四、比较两次中日战争
1.19 世纪和20 世纪的两次中日战争有怎样的不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
(1)19 世纪的中日战争是指发生在1894 年的甲午中日战争,这次战争以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宣告结束。20 世纪的中日战争是指开始于1931 年的抗日战争,这次战争以日本投降,中国收回台湾以及澎湖列岛,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而宣告结束。
(2)两次中日战争之所以结果不同,原因是:第一,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第二,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2.通过比较19 世纪和20 世纪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果,你得出什么历史启示?
①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一个民族只有强大起来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进取才能不断进步。
②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③两次中日战争失败和胜利的不同结果教育我们: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更多内容请点击:考研政治复习备考手册
专题推荐:考研必备知识手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