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专项模拟题及答案:单选(4)
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各位考研考生编辑整理了考研政治专项模拟题及答案之单选,希望对大家复习备考有所帮助。考研政治专项模拟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唐诗蕴含的哲学原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3.“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由于它只是消极的,所以一定要被摧毁”。这种观点是
A.历史唯心主义的
B.历史唯物主义的
C.历史人本主义的
D.历史自然主义的
4.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5.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
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
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回答此题必须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有正确的理解。哲学上讲的物质与日常生活的实物形态是有区别的,是指所有物质形态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由于这物质是最普遍最一般的范畴,所以必须通过另一个同物质范畴相当的,也是最普遍、最一般的范畴——意识去界定,也就是一个共性须同另一个共性直接区别。
2.「答案」C
「解析」发展的实质就是新陈代谢,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由新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就本题来说四个选项全部正确,但最能体现这首唐诗的最佳选项是C,因为“沉舟”和“病树”都是旧事物的代表,而“千帆过”和“万木春”则代表新事物的发展趋势,所以应选C.
3.「答案」B
「解析」社会的发展在于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创新与传统构成了一对矛盾,传统代表着历史的惰性力,发展就要创新,就要打破传统,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辩证法的,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体现,所以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故本题应选B.由于本题是讲传统与创新,是讲历史的辩证发展,所以与A项“历史唯心主义”、C项“历史人本主义”和D项“历史自然主义”都无关,故应排除。
4.「答案」D
「解析」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但具体劳动并不是社会财富的惟一源泉,实际上,劳动必须与物质资料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社会财富。在这里,“土地”泛指物质资料。所以正确选项是D.
5.「答案」B
「解析」加快资本的周转就使预付可变资本在单位时间内周转次数增加,从而相应地增加了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使剩余价值量增加了,相应地剩余价值率也增加了。因此,B是正确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知道资本周转速度的计算方法和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在资本周转中,预付的资本总量不会因为周转加快而增加,A不正确;C的说法不正确,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在通常情况下普遍地起作用;D项说法也不正确,在资本周转中,即使剩余价值率不变,只要增加周转次数,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也会提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