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5:32:47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辅导讲义第一单元6

(3)人类活动方式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关系、社会本质”,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
    (4)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所以,实践构成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
    24、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特点是:
    ①客观物质性;
    ②自觉能动性;
    ③社会历史性;
    ④直接现实性。=对象性活动(最主要的特点)
    (2)实践有三大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主体是目的,客体是手段
    25、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主要环节。
    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包括四个主要环节:
    (1)实践决策:就是确定未来行动目标和从两个以上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科学决策,是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关键环节。
    (2)实践目标的制定:目标既是实践活动的初始环节,也是实践活动的内控因素,它贯穿和渗透于整个实践过程以及结果之中。确立实践目标的过程,就是于实际改造客体之前在思维中对客体进行改造,在观念中预先规定活动的结果,形成关于理想客体的观念模型的过程。
    (3)实践的组织与管理:有序的实践活动必须要求科学的组织与管理。
    (4)实践结果的检验:是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对实践结果的检验,获得对原有的实践目的、实践方案、实践操作方式等等的再认识,以便对其调整和修正。
    26、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实践在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中介作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即发生物质和精神的两种关系。这两种关系都是双向相互作用的关系:
    (1)在物质的关系中,一方面人按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客观事物,使客观事物改变原有的状态,变成新的适合人类需要的形态,即客体主体化。另一方面是人在改变客观事物中,客观事物也不断地作用于人,使人也适应外界环境的需要,这意味着客体对主体的意识、观念产生了影响作用,即主体客体化。
    (2)在精神的关系中,主体在认识客体的同时,也就在观念中改造着客体,这不仅表现为主体总是把客体的信息改变为主体的思维形式和内容,而且还通过处理信息的过程产生着改造客体的目的、计划、方法等实践的观念。
mtpdC1ib3JkZXItdmVydGljYWwtc3BhY2luZzogMHB4OyAtd2Via2l0LXRleHQtZGVjb3JhdGlvbnMtaW4tZWZmZWN0OiBub25lOyAtd2Via2l0LXRleHQtc2l6ZS1hZGp1c3Q6IGF1dG87IC13ZWJraXQtdGV4dC1zdHJva2Utd2lkdGg6IDBweA==">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辅导讲义第一单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