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5:32:46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辅导讲义第一单元8

 30、怎样理解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指意识依赖物质,没有被反映者也就没有反映。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虚幻的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来源于客观世界,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形。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指意识具有主观特征。
    表现在:
    ①意识的两种反映形式,即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
    ②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之间会有不同的反映,这些差别都显示出意识的主观性。
    ③意识的主观特征特别表现在意识具有虚幻的反映、超前反映方面。
    31、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2)意识能动性表现为:①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②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最主要)④意识活动对人体活动的控制。
    (3)发挥意识能动性的条件是:①要遵循客观规律;②要通过实践活动;
    ③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手段、物质条件。(选择题)
    错误的意识也有能动的作用
    (4)意识有两种性质的反作用:先进的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积极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促进事物的发展;落后的、反动的思想、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
    32、在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上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
    唯心主义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片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把意识的能动作用绝对化;旧唯物主义只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还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3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的含义。(选择 原理背诵)
    (1)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现象具有共同的本质或共同的本原是物质。
    (2)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现象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
    (3)意识、精神现象也是物质的产物和特殊表现。
    (4)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也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5)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无数物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物质统一体。
    (6)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34、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得以产生的物质前提。
    (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即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过程。
    (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并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
    (5)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6)人类社会物质性的特殊标志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体现的物质性,即它们本身固有的“物质变换”和“物质关系”,并最终体现在作为物质力量的生产力上。
    35、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庸俗唯物主义抹煞意识和物质的区别,把意识也看作物质,认为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否认意识的主观特征。
mtpdC1ib3JkZXItdmVydGljYWwtc3BhY2luZzogMHB4OyAtd2Via2l0LXRleHQtZGVjb3JhdGlvbnMtaW4tZWZmZWN0OiBub25lOyAtd2Via2l0LXRleHQtc2l6ZS1hZGp1c3Q6IGF1dG87IC13ZWJraXQtdGV4dC1zdHJva2Utd2lkdGg6IDBweA==">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辅导讲义第一单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