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常错题13
多项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1.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对列宁“物质”的经典定义认识错误的有
A.揭示了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B.表明物质包括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和人的感性活动
C.揭示了各种具体的感性的物质形态的共性以及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
D.终结了对物质及其结构的认识,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物质观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物质观。
列宁对物质的定义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其中包含的基本思想有:第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但就物质本身而言,还有其他的特性和属性。第二,物质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既包括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第三,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但可以被我们的意识所反映。该题A选项混淆了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和根本属性(运动)。 对物质及其结构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故D选项也是错误的。因此答案选A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页;《大纲解析》第10页。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在于
A.把质上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归结为粒子在量上的不同
B.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特征
C.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D.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者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这种对物质的认识虽坚持了物质的客观性,但把原子的个性看成是物质的共性,混淆了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范畴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之间的特殊与普遍的关系。由于它不懂得辩证法,因此,它“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同时它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不能解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经不起唯心主义的攻击。因此答案选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页;《大纲解析》第10页。
mtpdC1ib3JkZXItdmVydGljYWwtc3BhY2luZzogMHB4OyAtd2Via2l0LXRleHQtZGVjb3JhdGlvbnMtaW4tZWZmZWN0OiBub25lOyAtd2Via2l0LXRleHQtc2l6ZS1hZGp1c3Q6IGF1dG87IC13ZWJraXQtdGV4dC1zdHJva2Utd2lkdGg6IDBweA==">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