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5:31:0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第十章(13)

(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历年无命题)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江泽民作的《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
    报告认真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精辟地论述了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指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大会要求,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抓紧制定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大会还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大会决定不再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中央政治局,选举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江泽民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委主席;批准尉健行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93年3月举行的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江泽民为国家主席、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乔石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李鹏为国务院总理。
    中共十四大作出了三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明确确定用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由此打开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第十章(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