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5:30:5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第三章(5)

二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一)武昌起义
   (历年无命题)
    1. 黄花岗起义和保路运动
   同盟会成立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把开展武装起义放在了首要地位,组织了多次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11年的广州起义。1911年4月27日,在黄兴的亲自带领下,120多革命志士在广州举行起义。起义失败后,遇难者有72人被葬于广州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史称黄花岗起义。
    1911年5月,清政府皇族内阁为筹集借款,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民众的强烈反对,一场事关民族权益和个人利益的保路运动就这样兴起了,四川省尤其强烈。一开始各省立宪派倡导文明保路,但遭清政府镇压。署理四川总督赵尔丰竟下令向请愿群众开枪,当场打死30多人,造成成都血案。广大群众忍无可忍,在同盟会会员的参与下,掀起了全川的武装暴动。
    2.武昌首义 由于革命形势已经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首义的胜利。革命军在3天之内就光复了武汉三镇,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第三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