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必背六大考点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①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②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③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④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⑤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⑥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⑦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2.“全面”“小康”的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全面小康:
①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
②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
③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发展。
3.相关知识点: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2
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1.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涵
新常态是指经济发展进入高效率、低成本、优结构、中高速、可持续的发展阶段,表现为:
①增长速度要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
②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
③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
④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2.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措施
①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从过去主要看增长速度有多快转变为主要看质量和效益有多好。
②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意供给侧改革,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③实现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实现反周期目标。
④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
⑤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 引导增量 主动减量 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
⑥促进区域发展,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着力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
⑦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⑧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扶贫,使他们有现实获得感。
3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原因
创新始终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
创新驱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①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
②要把握好基本要求。
③要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4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概念及关系
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和措施
①要从生产端入手,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进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
②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5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原因
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要求我国由一个文化资源大国转变成为一个文化强国,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2.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措施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
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6
全面从严治党
1.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因
①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经验。
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应对国际国内风险考验、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客观需要。
③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2.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具体措施
①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②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
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