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备86个要点:毛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
2.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本经验①坚持和把握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键。
②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实行独立自主、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是保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③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④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3.在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上中共党内的两种错误倾向
在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上,中共党内曾经出现过“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右的倾向是放弃领导权,“把整个队伍送出去”。比如,陈独秀在1927年所犯的“右倾”错误,导致了第一次国民革命的失败。“左”的错误是把自己孤立起来,“把整个队伍推出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左”倾错误,特别是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6.特点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①实质是如何处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必须分两步走。其中,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即在新民主义国家基础上,使革命继续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两者的关系是,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毛泽东认为只有认清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②中国共产党党内在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上的两种错误倾向
第一是王明的一次革命论:主张把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作一步走,超越民主革命阶段,一步跨进社会主义,直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其错误的根本是企图在民主革命阶段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策略和政策,从而混淆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这是完全错误的“左”倾冒险主义或盲动主义的观点
第二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它割裂革命两个阶级之间的联系,认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必须有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只有在中国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之后,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是完全错误的右倾机会主义的观点。这种错误的实质是否定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实际上取消了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其核心主张是放弃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政治纲领
(1)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在《******由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一文中第一次提出建立“一个革命民众合作统治”的思想。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工农民主专政,其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工农民主专政。
(3)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中,建立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
抗日民主政权是具有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抗日民主政权与工农民主政权相比:一是由工农民主专政转变为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抗日民主专政。在政权组成人员上实行“三三制”,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作为革命阶级参加了政权,从而使政权的组成由工农民主专政时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联盟变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联盟。二是革命任务由**********反动统治转变为****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停止**********政权的武装暴动和土地革命,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三是由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政权转变为中华民国的地方政府。四是权力机构由工农兵代表会议转变为参议会。
(4)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1948年毛泽东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中最早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设想并在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做了全面论述。新民主主义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全体人民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下的平等合作,带有统一战线的特点。
总之,新民主主义政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革命进程中,一定时期所采取的过渡性质的国家形式。这里面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无产阶级的领导、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军队和马列主义的指导将保证它向社会主义转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