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5:18:18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经原理第六章习题及答案3

 一、选择题Ⅰ
    1.【答案】B
    【解题思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方式,是资源配置的具体形式。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是基本经济制度;独资、合伙制、股份制是资本的组织形式;国营、承包、租赁等是生产经营方式。
    2.【答案】A
    【解题思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计划调节是通过政府的作用,自觉地对经济活动做出安排。市场调节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经济活动,是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包含了B、C项的内容。D项是两种社会制度的关系,不是经济体制的范畴。
    3.【答案】B
    【解题思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是计划经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选项A、C、D都属于B项的具体内容。
    4.【答案】A
    【解题思路】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配置方式问题。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因而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包括宏观调控的作用比较突出。选项B、C、D都是错误的说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不能是“自发”地起作用。
    5.【答案】A
    【解题思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结合,是因为二者有共同的基础——社会化大生产。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它既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又能有效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6.【答案】C
    【解题思路】企业是指适应市场需要,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合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企业是现代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最基本的市场主体,企业的经济运行是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
    7.【答案】B
    【解题思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有国家、企业和消费者。选项A是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地位;选项C、D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角色。
    8.【答案】B
    【解题思路】企业出资人按其出资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参与企业重大决策、聘选经营管理者和转让股权等权利;企业破产时则对企业债务承担相应的有限责任。企业经营者对出资人出资形成的企业法人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支配和合法处置等权利,对所有者的资产承担保值增殖责任,并以企业全部法人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A、C、D项都是政府的权利。
    9.【答案】A
    【解题思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制度经历了放权让利、“两权分离”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阶段;我们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10.【答案】D
    【解题思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其一,微观基础——现代企业制度;其二,运行基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其三,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其四,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国家或者政府。
   
    11.【答案】C
    【解题思路】企业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就生产力而言,企业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企业和资本主义企业本身并无差别,都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企业的一般属性。另一方面,就生产关系而言,企业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者,企业的社会性质取决于企业的所有制基础。
    12.【答案】D
    【解题思路】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我国企业性质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按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企业可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等;按资本组织形式不同,企业可分为个人业主制企业(单个人出资经营的企业)、合伙制企业(两个以上的个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营利的企业)、公司制企业(股东共同出资、法人经营的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
    13.【答案】B
    【解题思路】建立起的现代产权制度,是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该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社会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使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14.【答案】A
    【解题思路】市场调节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经济活动,是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滞后性、微观性等特点,其优势主要在微观领域,能够有效地激发经济主体的活力。市场的不足在于:其一,对经济总量的平衡、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的调节显得无能为力;其二,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容易造成经济失衡和周期波动,导致资源浪费;其三,市场规律的作用会引起贫富差距扩大和出现两极分化等现象,违背公平原则。
    15.【答案】C
    【解题思路】所谓市场体系,是指各类市场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市场有机整体。现代市场体系包括生活资料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生活资料市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消费品市场,它包括工业品消费市场和农副产品消费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主要包括:①生产资料市场。②金融市场。③劳动力市场。④产权市场。⑤技术市场。⑥房地产市场。⑦信息市场等。回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各种概念的逻辑层次。
    16.【答案】B
    【解题思路】宏观调控分为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直接调控是指政府直接管理企业;间接调控是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影响企业。计划经济是直接调控为主;市场经济是间接调控为主。间接调控有计划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等。
    17.【答案】B
    【解题思路】在我国的市场体系中,消费品市场是发展最早也是最成熟的市场。我国的市场体系建设,主要是生产要素市场的建设。生产要素市场是否发达,是衡量市场体系是否发达的主要标志。
    18.【答案】C
    【解题思路】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一种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对于调节社会经济关系,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促进改革和经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9.【答案】D
    【解题思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是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统一”是指市场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应该是通畅的,不存在分割;统一还意味着市场按照统一的规划、制度进行组织和运作。“开放”指市场对内和对外都是开放的,从而能促进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竞争”是指在市场体系中各种要素的流动,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进行,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保护。“有序”是指市场经济的运行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
    20.【答案】A
    【解题思路】社会保障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它们的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社会保险是最主要的社会保障形式,它通常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三大法定保险制度构成。
    21.【答案】A
    【解题思路】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主要有:其一,促进经济增长。其二,增加就业。其三,稳定物价。其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上述四个宏观调控目标是围绕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即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而确定的,也就是说我国宏观调控的总目标是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经原理第六章习题及答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