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材料分析题模拟练习(2)
考研政治材料分析题模拟练习(2)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为了方便考生进行考研政治材料分析题练习,中国考研培训网整理出考研政治材料分析题模拟练习系列资料。
3 根据材料分析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容、依据、相互关系、重要意义及其政策措施。
【材料】(1)我国资源总量很大,但是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使资源能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严重制约因素;(2)资源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高投入、高消耗:单位产值资源能源消耗量是美国的3~4倍,欧洲的7~9倍,甚至是印度的1.8倍;
我国国内GDP只占全世界的4%左右,但原煤、钢材、水泥的消耗量分别占世界消耗量的31%、30%和(3)环境和生态遭到破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出环境容量;
(4)主要靠投资拉动增长,资源能源型的企业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发展过热,导致经济发展结构失衡、型经济增长方式严重抬头。
(5)拉闸限电,限电限水,资源能源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严重制约因素,难以为继;
(6)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欧盟市场经济对外依存度为17%,日本19%,美国21%,我国为60%以上铁矿石的进口依存度分别为40%、60%以上,国家经济安全受到严峻挑战,国家综合实力和对外竞争力③是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得出的正确结论。人口数量大、人均资源不足、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突出必须直接面对的基本国情。
(2)相互关系
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就业的关系;
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发展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关系。
(3)重要意义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就业和劳动者福祉的增加,符合中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4)政策措施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政策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①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②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赋予传统产业以新的内容③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显著标志。
考研政治材料分析题模拟练习(2)
4 根据材料分析如何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材料】
(1)经济高速增长,但社会建设严重滞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偏离以人为本的方向,因为教育、科卫生、社会保障、社会就业以及反贫困、反腐败等社会建设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一部分群众的利益在城市拆迁、农村征地和国企破产中受到严重损害,偏离了因为以人为本最根本的是要以人民利益为本,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3)人均阅读量减少,即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方向,因为以人为本不但要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人们的精进人的全面发展
(4)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或者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产安全,重大伤亡事故频发,以物为本;或者政绩工程,以官为本,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方向。
【答案要点】
(1)政策措施
①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②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③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满足质文化利益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④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技兴国;
⑤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即搞好科学、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社会保反贫困、反腐败和社会就业三大问题。
(2)相互关系
①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
②发展经济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
③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考研政治材料分析题模拟练习(2)
5 根据材料分析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材料】(四个针对、四个强调)
(1)科学发展观是针对2003年抗非典期间,医疗卫生事业严重滞后,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峻挑战提出为本,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搞好医疗卫生等社会建设,促进经济与教育、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2)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困难群众的问题日益增多,一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发展,首先要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
②坚持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解决“为谁发展”的发展目的问题,坚持共同富裕,实现共享经济繁荣全面发展。
③坚持城乡协调、地区协调、经济社会协调等“五个统筹”。
(2)相互关系
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和发展目的的关系;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发展经济和经济社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