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5:17:32

2014年考研政治复习之马哲必考考点1

 1.黑格尔认为,万事万物是“绝对精神”的派生物;朱熹提出,“理在事先”,“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柏拉图则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下列对黑格尔、朱熹以及柏拉图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有
    都属于唯心主义 都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都属于机械唯物主义
    2.“聪明的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论。聪明的唯心论即辩证的,愚蠢的即绝对的,不发展的。”(《列宁全集》第 38 卷第 305 页)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有
    唯心主义是人类智慧树上一支不结果的花 旧唯物主义都是愚蠢的
    聪明的唯物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只要存在聪明的唯心主义,就能实现聪明的唯物论
    3.牛顿写道: 绝对空间,就其本性来说,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始终保持着相似和不变。”“绝对的纯粹的数学的时间,就其本身和本性来说,均匀的流逝而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从这句话可以看出
    牛顿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 牛顿认为时间、空间、外在情况这三者是相互独立、无关的
    牛顿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牛顿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4.大家都知道在太阳系这个空间内有九颗行星在围绕太阳运动,天文学家们也准确算出了所有行星自转和公转的时间。而当我们面对广袤的宇宙时,才发现宇宙的时空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天文学家根据天体恒星光谱渐渐向低频端(红光端)移动的现象(红移现象)及星系间的距离在逐渐增大的现象,指出宇宙在膨胀。远在 1 亿光年处的星系,离去的速度达每秒 1500 公里。60 亿光年处的星系,退行速度可达每秒 9 万公里。当星系飞离速度加速到光速时,我们将看不到它的光辐射了。这说明
    无限的时空是由特定的有限时空构成的 宇宙的膨胀是无限的,无法测定其有限性
    任何有限的星系都包含无限的结构和层次 超出时空有限即趋向时空无限
    5.中国大跃进时期党中央提出了 1959 年钢产量比 1958 年翻番的口号,于是全民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热潮,各地出现了许多土高炉,并大量砍伐树木用作燃料,这个口号和与之相应的措施使得 1959 年钢产量基本达到了预定的目标,然而这些钢却有近一半质量不合格。这件事情反映了意识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要正确发挥这种能动作用必须
    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
    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不顾一切完成党提出的高指标
    6.孩子:“爸爸,小华的爸爸游泳游得可好了,你怎么不会呢?”爸爸:“小华的爸爸总是吃鱼,所以就会游泳,爸爸我不常吃鱼,怎么会游泳呢。”孩子:“可是,爸爸你总吃鸡,你会下蛋吗?”这则笑话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是客观的
    主观想象的联系不能够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
    并不是每一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
    7.大跃进时期,许多生产队长向上级领导汇报水稻亩产量时,相互攀比,四川某公社生产队向上级汇报时甚至说他们生产队的水稻亩产达到创记录的 13 万斤;改革开放以后,水稻专家袁隆平通过反复试验提出了我国水稻能够实现亩产过吨的目标,在袁隆平的指导和广大农技人员的努力下,2003 年,我国栽培出了亩产 900 公斤的水稻,从而为进一步实现亩产吨级的目标奠定了基础。以上事实表明
    提出“水稻亩产 13 万斤”的人混淆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之间的区别
    袁隆平提出的目标和实践成果体现了可能性与现实性相互转化的关系
    “亩产过吨”的目标与“水稻亩产 13 万斤”的提法都具有抽象可能性
    “亩产 900 公斤”是朝着“亩产过吨”目标发展过程中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的存在
    8.地球是由无数个循环系统组成,例如地球水循环系统:水被蒸发,又以雨雪的方式降落下来,不听反复。水生生物循环系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又以鱼的排泄物为食。人类社会也是一个大系统,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相互之间不断加强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这说明系统具有
    整体性 结构性 层次性 开放性
    9.伊拉克与美国的各种矛盾冲突持续了多年,2003 年这些矛盾最终导致了美伊之间战争的爆发,战争的结局是萨达姆政权的垮台,美国掌握了伊拉克的主权。这反映出来的矛盾斗争性的作用是
    使伊拉克国家军事实力下降 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 支持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10.爱因斯坦 1939 年在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后,曾在匈牙利物理学家 L·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然而,让爱因斯坦感到愤怒的是,二战结束前夕,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首次将原子弹用于战争。这对爱因斯坦震动很大,从此开始投身反对核战争的运动。这段材料蕴涵的哲学原理是
    真理和价值总是一致的 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中,由实践来检验
    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 追求真理也是为了创造价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年考研政治复习之马哲必考考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