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5:16:17

2018考研政治近代史第三章可能考察的简答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察的方式也是多样化,考生需要把基础知识掌握好。新东方在线下文总结了史纲第三章可能考察的简答题,大家注意背一下。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可能考察的简答题
   
        第三章 辛亥革命
    1、怎样看待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
    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1) 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革命党人和中同盟会会员担任着政府重要部门的主要职务。
    (2) 在实行的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3) 南京临时政府内政外交方面的局限性。一是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所欠的一切外债。二是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
      2 、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 、简述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1)
发动“二次革命:和组建中华革命党: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1913年7月,李烈钧、黄兴等宣布讨袁,南方部分地方响应。坚持两个月后失败。孙中山逃亡日本在东京正式成立中华革命党。
    (2)发动护国战争。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蔡锷1915年12月25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护国运动爆发。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取消帝制。
    (3)发动护法运动:为恢复并保护中华民国和《临时约法》孙中山两次发动护法运动。●
1917年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针对皖系军阀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1920年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针对直系军阀拒绝恢复民国和《临时约法》。两次护法战争均因军阀出卖而失败。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预示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考研政治近代史第三章可能考察的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