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政治史纲重要考点提炼(4)
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复习要把握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历史发展进程的规律性,把握国情及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必然性。这需要考生对整体知识框架有所构建的同时,加强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下面新东方在线为大家提炼史纲各部分涉及重要考点,希望大家认真记忆。2016考研政治史纲重要考点提炼(4)
考点16、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1) 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2) 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国。
(3) 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
考点17、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1)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
(2)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 要不要社会革命。
提示: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考点18、封建帝制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考点19、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 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 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 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 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考点20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