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5:11:14

2014考研政治:近代史十二个必考方向4

  方向十: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考点1: 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的客观依据和有利条件。(P22)
    客观依据:民族资产阶级居于两面性,落后的中国经济必须要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积极作用。
    有利条件:1、国营经济比重增加,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限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不怕资产阶级造反。
    考点2: 改造的必要性。
    1、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2、迅速发展中国经济的需要。
    考点3: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主要形式。(P22)
    国家资本主义,这也是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和限制的主要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
    考点4: 对民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经验:(P23)
    1、有偿而不是无偿;
    2、逐步而非突然改变其所有制;
    3、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安排必要工作;
    4、政治上照顾,给予选举权,代表人物有恰当政治安排。
    方向十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考点1: 毛泽东为何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P23)
    1、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无现成道路可循;
    2、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建设中暴露出缺点和错误;
    3、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经验。
    考点2: 探索的成果(P23-P26相关内容)
    理论成果:①《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②中共“八大”的召开;
    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具体成果:①陈云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②“六又”政治局面的提出;
    ③社会主义两个发展阶段的理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考点3: 毛泽东为什么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P24)
    1、客观政治形势:“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已经结束,大量的是人民内部矛盾。
    2、毛的主观愿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考点4: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和政策。(P24)
    1、政治思想领域,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2、物质利益分配领域,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3、科学文化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4、与民主党派关系方面,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考点5: 从探索的挫折中获得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1、必须正确判断认识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
    2、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防止急于求成,注重和谐。
        方向十二:拨乱反正
    考点1:为什么要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是一个事关全局的紧迫性的政治问题。党要全面拨乱反正,既要揭露林彪、四人帮的罪行,也要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否则就不能同意全党思想,使中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
    考点2: 拨乱反正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一是“两个凡是”,二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两个凡是”其实质是继续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实质是从根本上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只有否定二者,才能实现拨乱反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考研政治:近代史十二个必考方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