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5:09:08

2012考研政治:马政经研究对象内容总结二

    3.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就在于揭示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就会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经济规律。所谓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只能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可以创造某一种新的经济条件,可以改变甚至消灭一种原有的经济条件。原有的经济条件消灭了,以此为基础的原有的经济规律便随之退出历史舞台。新的经济条件产生了,在新的经济条件基础上就出现了新的经济规律。但是,人们创造、改变或消灭经济条件的行动本身,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必须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要求来进行。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听凭经济规律的摆布。相反,人们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所谓利用经济规律,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客观规律的运动趋势和要求,制定经济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从而在实践中达到更好地实现经济利益的目的。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得越全面、越深刻,行动就越自由,就越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同自然规律相比,经济规律又有自己的特点:⑴自然规律是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而经济规律主要是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离开了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⑵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⑶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不同阶级对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的态度是不相同的。经济规律深藏在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部,它的作用总要通过一定的经济机制才能贯彻和实现。因此,要深入研究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还必须重视对经济运行机制的考察和研究。
mtpdC1ib3JkZXItdmVydGljYWwtc3BhY2luZzogMHB4OyAtd2Via2l0LXRleHQtZGVjb3JhdGlvbnMtaW4tZWZmZWN0OiBub25lOyAtd2Via2l0LXRleHQtc2l6ZS1hZGp1c3Q6IGF1dG87IC13ZWJraXQtdGV4dC1zdHJva2Utd2lkdGg6IDBweA==">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考研政治:马政经研究对象内容总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