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4:57:19

2017西综考研内科学冲刺笔记: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西医内科学是西医考研考察的内容之一,2017年考研大纲要求掌握14个大内容,分别是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免疫病理、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传染病及寄生虫病。下面就这几方面为同学们整理了一份详尽的复习笔记,供同学们冲刺阶段查缺补漏。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五节 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一、胃癌(carcinoma of stomach)
    (一)概述:病因(饮食和环境,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病学;好发部位(胃窦,特别是小弯侧)
    (二)早期胃癌
    1、概念:癌组织浸润仅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者均属早期胃癌。
    2、分类
    隆起型;表浅型,此型又可分为:表浅隆起型、表浅平坦型、表浅凹陷型;凹陷型。
    3、组织学分型:以管状腺癌最多见,其次为乳头状腺癌,未分化型癌最少。
    (三)进展期胃癌
    癌组织浸润到粘膜下层以下者均属进展期胃癌或称之为中晚期胃癌。
    1、肉眼形态:
    (1)息肉型或蕈伞型
    (2)溃疡型
    良、恶性溃疡的肉眼形态鉴别
    良性溃疡(溃疡病) 恶性溃疡(溃疡型胃癌)
    外 形 圆形或椭圆形 不整形、皿状或火山口状
    大 小 溃疡直径一般2cm
    深 度 较深 较浅
    边 缘 整齐、不隆起 不整齐、隆起
    底 部 较平坦 凹凸不平,有坏死出血
    周围粘膜 皱襞向溃疡集中 皱襞中断,呈结节状肥厚*
    *因粘膜下层有癌组织生长
    (3)浸润型:局限浸润型;弥漫浸润型:革囊胃。
    2、组织学类型:
    (1)腺癌:此型癌组织分化较高,恶性度较低,转移较晚。
    (2)髓样癌:恶性度较高,常较早地向深层浸润。
    (3)硬癌:本型恶性度较高。
    (4)粘液癌 :恶性度高,肉眼上呈半透明胶冻状故称胶样癌。
    3、扩散途径:
    (1)直接扩散。
    (2)淋巴道转移 为胃癌转移的主要途径。
    (3)血道转移
    (4)种植性转移 :Krukenberg瘤。
    4、胃癌的组织发生
    (1)胃癌的细胞来源主要发生自胃腺颈部的干细胞。
    (2)肠上皮化生与癌变
    (3)不典型增生与癌变
      二、食管癌(carcinoma of esophagus):
    (一)概述:病因;发病学;好发部位
    (二)病变:
    1、早期癌多为原位癌或粘膜内癌,也有一部分病例癌组织可侵犯粘膜下层,但未侵犯肌层,无淋巴结转移。
    2、中晚期癌:
    肉眼形态:
    (1)髓质型:肿瘤在食管壁内浸润性生长,使食管壁均匀增厚,管腔变窄。
    (2)蕈伞型:肿瘤突入食管腔内。
    (3)溃疡型:肿瘤表面形成溃疡。
    (4)缩窄型:癌组织在食管壁内浸润生长,累及食管全周,形成明显的环
    形狭窄,近端食管腔明显扩张。
    组织学: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腺棘皮癌等类型。其中以鳞状细胞癌最多见,腺癌次之。
      三、扩散途径:
    1、直接浸润
    2、淋巴道转移:转移沿食管淋巴引流途径进行
    3、血道转移:主要见于晚期患者,以转移到肝及肺为最常见。
      四、大肠癌(carcinoma of large intestine):
    (一)概述:病因;发病学;好发部位
    (二)病变
    1、肉眼观:分为4型
    (1)隆起型:肿瘤向肠腔内突出。
    (2)溃疡型:肿瘤表面形成明显的较深溃疡。
    (3)浸润型:肿瘤向肠壁深层弥漫浸润,常累及肠管全周,使局部肠壁增厚,有时肿瘤伴纤维组织增生,可使肠管管腔周径缩小,形成环状狭窄,亦称环状型。
    (4)胶样型:肿瘤外观及切面均呈半透明胶冻状。镜下为粘液腺癌或弥漫浸润的印戒细胞癌。
    大肠癌的肉眼形态在左、右侧大肠有明显的不同。左侧多为浸润型,引起肠壁环形狭窄,早期出现梗阻症状。右侧多为隆起息肉型,一般无梗阻症状。
    2、组织学类型:
    (1)乳头状腺癌:多为高分化型。
    (2)管状腺癌:癌细胞排列成腺管状。
    (3)粘液腺癌:常有二种类型。一种表现为大片粘液湖形成,其中漂浮小堆癌细胞;另一种表现为囊腺状结构,囊内充满粘液,囊壁衬以分化较好的粘液柱状上皮。
    (4)印戒细胞癌:肿瘤由弥漫成片的印戒细胞构成,不形成腺管状结构。有时可伴有少量细胞外粘液。
    (5)未分化癌:癌细胞常较小,形态较一致,细胞弥漫成片或成团。
    (6)腺鳞癌:肿瘤组织具有腺癌及鳞癌二种结构。
    (7)鳞状细胞癌:多发生在直肠肛门附近的被覆鳞状上皮。为数较少。
    (三)分期(Dukes分期):
    A期:癌组织直接侵入粘膜下层或肌层,但未穿透肌层,也未累及淋巴结。
    B期:癌组织已超过肌层,扩延到肠周组织,但仍未累及淋巴结。
    C期:除有上述改变外,癌已发生淋巴结转移。
    近年又有将A期进一步划分,A1期为早期大肠癌。在C期之后增加了D期,此期有远隔器官的癌转移。
    (四)扩散途径:
    1、局部扩散
    2、淋巴道转移
    3、血道转移:晚期大肠癌可经血行转移到肝、肺、骨等处。肝转移时,转移癌的部位与原发部位有关。一般右侧结胞癌多转移到肝右叶,左侧结肠癌则左、右肝叶均可转移。
      五、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是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简称肝癌。
    (一)病变:
    1、肉眼类型:
    早期肝癌或小肝癌:是指瘤体直径在3cm以下,不超过2个瘤结节的原发性肝癌。
    晚期肝癌:肉眼可分三型。
    (1)巨块型 肿瘤为一实体巨块,有的可达儿头大,圆形,多位于肝右叶内甚至占据整个右叶。
    (2)多结节型最多见。瘤结节多个散在,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由数毫米至数厘米,有的相互融合形成较大的结节。
    (3)弥漫型 癌组织在肝内弥漫分布,无明显的结节或形成极小结节。
    2、组织学类型:
    (1)肝细胞癌:最多见,分为索状型、假腺管型、硬化型。
    (2)胆管上皮癌:较少见,由肝内胆管上皮发生。
    (3)混合性肝癌:具有肝细胞癌及胆管上皮癌两种结构。
    (二)蔓延和转移:
    肝癌首先在肝内蔓延和转移。肝外转移常通过淋巴肝静脉转移。有时形成种植性转移。
    (三)临床病理联系:多有肝硬化病史,肝表面癌结节破裂或侵蚀大血管时引起腹腔大出血。肿瘤压迫使肝内外胆管及肝组织广泛破坏而出现黄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西综考研内科学冲刺笔记: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