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4:57:15

2017西综考研内科学冲刺笔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梗死

西医内科学是西医考研考察的内容之一,2017年考研大纲要求掌握14个大内容,分别是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免疫病理、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传染病及寄生虫病。下面就这几方面为同学们整理了一份详尽的复习笔记,供同学们冲刺阶段查缺补漏。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五节 梗死(infarction)
    一、定义:局部器官、组织由于血流中断所发生的一种缺血性坏死。(动脉血流突然中断,侧枝循环又不能及时建立,而造成局部组织的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
    二、原因:
    1、血管受压(闭塞):多见于肠套叠、肠疝,静脉和动脉先后受压造成梗死。
    2、管腔阻塞:常见于血栓形成和栓塞,致动脉阻塞。
    3、动脉痉挛:如:冠状动脉强烈而持续的痉挛,致心肌梗死。
    三、梗死形成的条件:
    1、供血血管的类型
    2、血流阻断发生的速度
    3、组织缺血缺氧的耐受性
    4、血氧含量
    四、梗死的病变和类型(列表如下):
    贫血性梗死 出血性梗死
    颜色 灰白色、质地坚实(白色梗死) 红色、柔软(红色梗死)
    部位 心、肾、脾、脑 肺、肠
    梗死灶的形状 地图状(心)
    锥体状(肾、脾) 扇面(肺)
    节段性(肠)
    分界 分界清、充血出血带 不清楚
    1、贫血性梗死:
    (1)通常发生在质地比较致密的实质性器官。
    (2)当梗死灶形成时,从邻近侧枝血管进入坏死组织的血量很少。
    (3)因组织质地致密,小静脉发生反射性痉挛,将血液挤出。
    (4)坏死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炎性充血出血带。
    (5)后期,边缘有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形成
    2、出血性梗死:
    (1)主要见于在不同器官、表现不同(颜色、形状)。
    (2)器官有丰富的吻合支。
    (3)长期慢性淤血,结缔组织增生,硬化,局部不能形成有效的循环,局部组织坏死。
    五、梗死的特点:
    1、梗死发生在不同的器官,表现不同。
    2、大多数器官梗死都属于凝固性坏死,而脑梗死属于液化性坏死。
    3、梗死的形态变化呈现一种动态的演变过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西综考研内科学冲刺笔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