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西综病理学知识点:肝硬化
西医综合是所有专业课中难度最大的一个科目,涉及七大科目,知识点众多。其中病理学占有15%,虽然占比相对较小,复习却不可马虎。新东方在线为大家总结解读西综病理学部分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加深对病理的理解和把握。2016考研西综病理学知识点:肝硬化
肝硬化:是由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病变反复交错进行而导致肝脏变形、变硬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
门脉性肝硬化
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毒性肝炎(是我国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2.慢性酒精中毒(欧美)
3.营养不良 4.有毒物质的损伤作用
病理变化:
肉眼:早期体积稍增大 晚期:体积小,重量轻,硬度增加
镜下:1.正常肝小叶的结构破坏,被假小叶所取代。假小叶:是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肝细胞团。
中央静脉常缺如,偏位或两个以上。再生的肝细胞体积大。河大且深染,或有双核。
2.包绕假小叶的纤维间隔宽窄比较一致。
临床病理联系:
1.门脉高压症:
机理:窦性阻塞、窦后压迫、窦前动静脉吻合
表现:慢性瘀血性脾大、腹水、测值循环形成、胃肠瘀血
2.肝功能障碍:蛋白质合成障碍、出血倾向、胆色素代谢障碍、对激素的灭火作用减弱、
肝性脑病(肝昏迷)
坏死后性肝硬化
病因及发病机制:1.病毒性肝炎 2.药物及化学物质中毒
病理变化:严重变形,假小叶形态大小不一,可呈半月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