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4:52:52

2016医学考研:药理知识训练(23)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在药理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丰富药理学理论。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学医的考生,都要了解药理知识。下面新东方在线提供药理知识训练,帮助大家巩固理论,打好临床理论基础。
    2016医学考研:药理知识训练(23)
   
      一、 名词解释
    1.脂肪变性:细胞浆内甘油三脂(中性脂肪)的蓄积。
    2.营养不良性钙化:继发与局部变性,坏死组织,或其他异物内的钙化。
    3.包裹:坏死灶如较大、或坏死物质难干溶解吸收,或不完全机化,最初是由肉芽组织包裹,以后则为增生的纤维组织包裹。
    4.萎缩:是指已经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可以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
    5.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见于左心室内膜下心肌和乳头肌,呈黄色条纹与暗红色心肌相间,似虎皮斑纹。
    二、 选择题
    1 老年人产生萎缩的器官主要有 (B)
    A 心、肾 B 脑、心 C 肝、肺 D 心、肺 E 肾、脑
    2 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时,其脂滴的主要成分是 (D)
    A 磷脂 B 胆固醇 C 脂褐素 D 中性脂肪 E 蛋白质
    3 发生液化坏死基本条件 (D)
    A 含较多的可凝固蛋白 B 组织凝血较严重
    С 有腐败菌感染 D 产生蛋白酶较多 E 组织较松软
    4 下列哪项不属于萎缩:(E)
    A 老年男性的睾丸 B 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心脏
    C 脊髓灰质炎患儿的下肢肌肉 D 成年女性的子宫
    E 心肌梗死后心室壁变薄
    5 实质器官中最易发生脂肪变性的器官是
    A 心脏 B 肝脏 C 脾脏 D 肺脏 E 肾脏
      三、 是非判断题
    1 心衰细胞中出现色素颗粒是脂褐素。(╳)
    2 心肌脂肪性引起“虎斑心”时,最易出现变化的部位是左心室的内膜下和乳头肌。(√)
    3 血管壁玻璃样变时,形成病变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血浆蛋白。(╳)
    4 胃粘膜上皮可发生肠上皮化生,但绝不可能发生鳞状上皮化生。(╳)
    5 萎缩是适应性变化,去除原因后,都可恢复正常。(╳)
      四、 简答题
    1 试述“三性”坏疽的区别。
    答:干性 湿性 气性
    病因 A阻塞、V通 A、V均阻塞 深且开口性损伤,有含气菌
    部位 四肢多 肠、肺子宫等 深部肌肉
    特点 干、分界清 界线不清 气泡成蜂窝状
    临床 症状轻,预后好 毒血症明显预后差 毒血症差,预后差,截肢
    2 试述脂肪变性的原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结果?
    答:1)形成原因:血管中逸出的cell被巨噬细胞摄入,经其溶酶体降解。在巨噬细胞质内,来自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的Fe3+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铁蛋白微粒,若干铁蛋白微粒聚集成光镜下可见的含铁血黄素。
    2)形态:HE染色呈棕黄色,较粗大,有折光的颗粒。
    3)临床意义:①局部沉着过多,提广陈旧性出血,可继发纤维化。②全身性沉着,多系溶血性贫血,多次输血,肠内铁吸收过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医学考研:药理知识训练(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