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4:50:05

2009年考研西医综合辅导讲义同步练习062答案

新东方在线汇集整理了2009年考研西医综合辅导讲义同步练习供考生参考,希望对参加2014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复习资料请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频道!
    参考答案:
302.D 303.D 304.B 305.C 306.B 307.B 308.A309.C 310.B 311.A 312.B 313.B 314.D 315.B316.D 317.D 318.D 319.A 320.C 321.B 322.D323.B 324.A 325.D 326.B 327.B 328.C 329.A330.A 331.B 332.A 333.D 334.E 335.C 336.ABCD337.ABD 338.BCD 339.ABD 考试大祝大家好运,梦想成真!
302.D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常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迁移多见。由于病程短,因此杵状指少见。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累及正常的主动脉瓣(D对),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累及有器质性病变的瓣膜。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出现Janeways结较亚急性者多见。
303.D 亚急性心内膜炎主要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如二闭、主闭)和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缩窄)。赘生物常位于血流湍流的下游,如二闭的瓣叶心房面(D错)、主闭 的瓣叶心室面。本病在压力差小或血流缓慢的部位少见,如房缺、大的室缺、房颤和心衰时少见。
304.B 发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除有些老年或心、肾功能衰竭重症患者外,几乎均有发热。心脏杂音发生率为80%~85%。
305.C
306.B 80%~85%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可闻及心脏杂音,可由基础心脏病和(或)心内膜炎导致的瓣膜损害所致。由于急性者主要累及主动脉瓣,因此瓣膜损害所致的新的或增强的杂音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常见。由于发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几乎均有的症状,因此心脏杂音常与发热并存。临床上发热伴主动脉瓣区突然出现舒张期杂音(提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最具特征性的表现。
307.B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亚急性为草绿色链球菌。血细菌培养是诊断本病最重要的方法。在近期未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血培养阳性率可高达95%以上。
308.A 由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血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仅95%,因此血细菌培养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诊断;同样的道理,血培养也有一定的假阳性,因此血培养阳性也不能完全确定诊断。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早期,可能还没有赘生物形成,因此超声心动图阴性,也不能排除诊断。赘生物≥10mm时,脱落后易栓塞血流远端动脉(A对)。
309.C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预后不良的因素包括: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栓塞、细菌性动脉瘤破裂和严重感染等。其中以心力衰竭最为严重,其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就是心力衰竭。请注意:心力衰竭也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并发症。
310.B
311.A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生素治疗原则是:①早期应用;②充分用药,选用杀菌性抗生素大剂量、长疗程应用,旨在完全消灭藏于赘生物内的致病菌;③静脉用药为主,以保持高而稳定的血药浓度;④由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亚急性为草绿色链球菌,因此当致病菌未明时,首选青霉素进行治疗。
312.B ①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除特发性、家族遗传性外,主要是持续病毒感染。②肥厚型心肌病约l/3有明显家族史,目前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肌节收缩蛋白基因,如心脏球蛋白重链及心脏肌钙蛋白T基因突变是主要的致病因素(B对)。③克山病和围生期心肌病属于特异性心肌病。
313.B 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特征是以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为主。以心肌肥厚为主是肥厚型心肌病的特点(B错)。ACD均正确。
314.D 肥厚型心肌病以左心室或(和)右心室增厚为特征,常为不均匀室间隔增厚,尤其是主动脉瓣下部,因此梗阻性病例过去也称为特发性肥厚型主动脉瓣下狭窄。
315.B 对于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应避免选用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如洋地黄),以及减轻心脏负荷的药物(如硝酸甘油等),以减少加重左室流出道梗阻的因素。目前主张应用B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和钙通道阻滞剂。
316.D 病毒性心肌炎分以心肌病变为主的实质性炎和以间质病变为主的间质性炎。典型改变是心肌间质增生、水肿和充血,内有多量炎性细胞浸润等(D错)。体检时可听到第三心音或杂音。心电图常见ST-T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严重心肌损害时,可出现病理性Q波,需与心肌梗死鉴别。
317.D 试题要求作答的是“最敏感且简便易行”的方法,当然是超声心动图,而不是心包穿刺。因为心包穿刺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有创方法,目前只用于心脏压塞的治疗和未能明确原因的渗出性心包炎的鉴别。
318.D 心脏压塞是由于快速心包积液引起,患者出现明显心动过速、血压下降、脉压变小,静脉压明显升高(不是降低),心排量减少。若积液速度较慢,可出现奇脉。
319.A 心包摩擦音是纤维素性心包炎的典型体征,心前区听到心包摩擦音就可诊断为心包炎。心包摩擦音是因炎症而变得粗糙的心包壁层和脏层在心脏活动时相互摩擦发出的声音,与心音的发生无相关性。多位于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为明显;深吸气、坐位身体前倾时更容易听到(A错)。
320.C ①心前区疼痛是急性心包炎的主要症状。②当大量心包积液产生心包压塞时,可出现奇脉,测量血压时表现为:吸气时收缩压较吸气前下降>10mmHg,而正常人吸气时收缩压稍降低。③心电图表现为:除aVR外的所有导联ST段普遍抬高;T波低平或倒置;与心肌炎不同,心包炎无病理性Q波出现,表明心肌缺血不重。
321.B 心前区疼痛是急性纤维素性心包炎的主要症状。疼痛性质可尖锐,与呼吸运动有关,常因咳嗽、深呼吸而加重;前倾位时减轻(B对),因此病人不愿仰卧。疼痛位于心前区,可放射至颈部、左肩、左臂等部位。心包积液量多时,疼痛反减轻,但呼吸困难加重。
322.D
323.B
324.A
325.D
326.B 这是几种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常见致病菌,归纳在一起。
327.B
328.C
329.A
330.A ①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最常见的死因都是心力衰竭。②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发生率达50%)。③二尖瓣狭窄早期常见并发症是房颤,晚期常见并发症是右心衰竭。④二尖瓣关闭不全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房颤动,房颤见于3/4的慢性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
331.B
332.A
333. D
334. E
335.C
336.ABCD 所列各项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并发症,最常见并发症是心力衰竭。
337.ABD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微生物治疗原则,参阅310~311题解答。
338.BCD 肥厚型心肌病于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凡能影响心肌收缩力,改变左心室容量及射血速度的因素均可使杂音响度有明显变化。如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取下蹲位等可使心肌收缩力下降、左心室容量增加,而使杂音减轻;含化硝酸甘油片、做Valsalva动作、给予洋地黄等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加、或使左室容量减少,而使杂音增强。
339.ABD 限制型心肌病与缩窄性心包炎类似,心电图上都无病理性Q波。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都可有病理性Q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9年考研西医综合辅导讲义同步练习062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