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4:49:24

2014考研西医综合复习资料:酸碱平衡失调判断

酸碱平衡失调的判断是医学生的一大难题,很多高年资的主治大夫甚至有高级职称的大夫都不能对检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判读。在考研西医综合考试和执业医师考试中,这部分内容都是考查的重点。绝大部分考生不能理解机体酸碱平衡调节的原理和动脉血气分析各指标的意义,所以往往不能正确作答,能选对答案者,多数都是猜的。所以特别用这篇文章,通俗的把这部分内容解释一下。
    在《生理学》绪论部分我们学习过内环境的概念,要保持内环境的稳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酸碱度于7.35~7.45。这是很多生理功能的基础之一。
    人体处于动态变化的环境之中,机体的调节机制维持人体的内环境于动态平衡。维持人体pH于7.35~7.45的机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HCO3-/ H2CO3缓冲系统。如果人体H+多了,就会跟HCO3-反应生成更多的H2CO3,如果H+减少,H2CO3就会解离出更多的H+。这种机制可以保证体内H+浓度不至于波动太大,而处于7.35~7.45之间。
    在病态条件下,机体可能打破这种动态平衡。打破这种动态平衡的因素有二种,一种是呼吸因素,一种是代谢因素。呼吸因素主要表现为CO2潴留或者过度通气,前者导致呼吸性酸中毒,后者导致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因素可除外呼吸性因素得来。
    酸碱失衡的判读要抓住以下重点:
    ①看pH值。低于7.35为失代偿性酸中毒,高于7.45为失代偿性碱中毒。在7.36~7.45为代偿性。
    ②结合病史分析,比如内科呼吸系统疾病,COPD之类,那么基本可确定有呼吸性因素在内。再看PaCO2,如果有CO2潴留,那么存在呼吸性酸中毒,如果有过度通气,那么有呼吸性碱中毒。PaCO2正常值35~45mmH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考研西医综合复习资料:酸碱平衡失调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