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法硕考研:法制史考前终极预测
2016考研初试考前抢分大战打响,各路名师纷纷预测考点,广大考生要抓住机会,学会对比删选,选择重要考点强化复习,下面分享法硕考研法制史考前终极预测,大家抓紧看看。2016法硕考研:法制史考前终极预测
一、简答
《吕刑》;西周时期主要刑法原则;西周时期主要罪名;西周时期契约;西周时期七出、三不去;春秋法律制度的成文法公布及公布成文法的历史意义;《法经》的篇目、篇名、编纂者、历史地位;《法经》的内容;秦朝刑事立法;汉朝主要立法指导思想;汉朝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汉朝监察制度;春秋决狱;秋冬行刑;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死刑复奏;《开皇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唐朝主要法律形式及法律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唐朝的特点和历史地位;唐朝自首减免刑罚;唐朝的回避制度;唐朝的法官责任制度;宋朝的折杖法;宋朝刺配;宋朝的财产继承;宋朝的翻异别推制;宋朝鞫谳分司制;元朝婚姻与继承制度的特点;明朝《大明律》;明朝充军刑;明朝廷杖制;明朝关于婚姻方面的新增规定;明朝关于继承的制度;明朝的厂卫;《大清律例》;清朝的秋审制度;清末的"预备立宪";《钦定宪法大纲》颁布时间、特点、本质、历史地位;《大清现行刑律》概述、内容特点、局限性;《大清新刑律》概述、内容特点、意义、局限性;清末商事立法的只要特点;清末修律的主要特点和历史意义;领事裁判权含义和主要内容;清末司法机关的调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特点及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北洋政府时期立法活动的特点;北洋政府时期诉讼审判制度的主要特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华民国宪法》结构特点、主要内容、实质;《中华民国刑法》内容特点;《中华民国民法》内容、特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主要内容;《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概况、主要内容、意义;革命根据地时期刑法原则的发展;马锡五审判方式;革命根据地时期;《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的主要内容;《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内容
二、分析论述
礼与刑的关系;西周时期主要刑法原则;西周时期契约;西周时期七出、三不去;春秋法律制度的成文法公布及公布成文法的历史意义;《法经》的篇目、篇名、编纂者、历史地位及内容;秦朝主要法律形式;秦朝的自首减轻处罚;汉朝主要立法指导思想及主要立法;汉朝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汉朝刑罚适用原则;春秋决狱;秋冬行刑;三国两晋南北朝刑事立法;三国两晋南北朝"八议";登闻鼓直诉制度;唐朝主要法律形式及法律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唐朝的特点和历史地位;唐朝自首减免刑罚;唐朝老幼废疾减刑;唐朝化外人有犯;唐朝的"六赃"、"六杀"、保辜;唐朝的婚姻、继承;唐朝告诉的限制;唐朝的回避制度;唐朝的法官责任制度;宋朝的折杖法;宋朝刺配;宋朝的财产继承;宋朝的翻异别推制;明朝充军刑;明朝廷杖制;明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和特点;明朝的会审制度;《钦定宪法大纲》颁布时间、特点、本质、历史地位;《大清现行刑律》概述、内容特点、局限性;《大清新刑律》概述、内容特点、意义、局限性;清末修律的主要特点和历史意义;清末诉讼审判制度的改革;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司法改革主要措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具体立法指导思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法律体系与《六法全书》;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华民国宪法》结构特点、主要内容、实质;《中华民国刑法》内容特点;《中华民国民法》内容、特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主要内容;《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概况、主要内容、意义;革命根据地时期刑法原则的发展;马锡五审判方式;革命根据地时期;《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的主要内容;《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内容。
各章重点
第一章 夏商西周春秋法律制度
1、夏朝的建立与中国法律的产生;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
2、奴隶制五刑:墨,劓,剕(刖),宫,大辟。
3、"明德慎罚"的立法指导思想;
4、《吕刑》;
5、礼与刑的关系
6、宗法制度
7、主要刑法原则及主要罪名。
8、契约
9、婚姻
10、七出(去),三不去
11、五听。
12、成文法公布引起的论争。
13、成文法公布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 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1、战国时期 立法指导思想
2、《法经》 的制定;《法经》的内容、特点和历史地位
3、秦朝立法指导思想
4、《封诊式》、延行事
5、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及主要刑名
6、审判制度
7、汉朝立法指导思想
8、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
9、 诉讼与审判;春秋决狱;秋冬行刑
10、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律;晋律
11、"准五服以制罪";"官当"、"八议"入律;"重罪十条";封建制五刑的初步形成
12、登闻鼓直诉制度;死刑复奏制度
第三章 隋唐宋法律制度
1、《开皇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体例:十二篇,五百条;内容:封建制五刑正式形成,改"重罪十条"为"十恶",完善"八议"、"官当"制度。
2、唐朝立法指导思想
3、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4、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五刑制度;主要罪名
5、唐朝契约;婚姻家庭与继承
6、唐朝中央司法机关
7、宋朝刑事立法
8、民事立法 (不动产买卖契约;典卖契约;财产继承)
9、宋朝中央司法机关;鞫谳分司制;翻异别推制
第四章 元明清法律制度
1、元朝刑事立法中刑罚制度的变化
2、元朝的婚姻与继承制度的特点。
3、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
4、明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和特点。
5、明朝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的变化。
6、清朝的立法指导思想
7、 清朝的继承制度
8、央司法机关;诉讼程序与审判制度;秋审制度。
第五章 清末、中华民国法律制度
1、《钦定宪法大纲》
2、《大清现行刑律》
3、《大清新刑律》
4、商事立法
5、清末修律的主要特点和历史意义
6、司法机关的调整
7、《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制定、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9、民国时期司法改革的主要措施
10、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主要立法原则与立法阶段
11、法律体系与《六法全书》
12、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
13、《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14、《中华民国宪法》
15、《中华民国刑法》
16、《中华民国民法》;商事立法
第六章 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2、《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3、司法组织体制
4、马锡五审判方式
5、人民调解制度
6、《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7、《中国土地法大纲》
8、刑法原则;主要罪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