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医考研针灸学复习要点:针灸治疗原则
中医综合考研专业课考试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几部分,涉及范围广,内容复杂,需要考生统筹复习,把握纲要和常识要点。新东方在线考研专业课栏目为考生提供中医综合针灸学复习要点,希望考生能够加深理解和记忆,打好基础。2015年中医考研针灸学复习要点:针灸治疗原则
(1)补虚泻实,就是扶助正气祛除邪气。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因此,“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虚则补,实则泻,是属于正治法则。
① 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
“虚则补之”就是虚证采用补法治疗。
1> 针刺治疗虚证用补法主要通过针刺手法的补法和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
如在有关脏腑经脉的背俞穴、原穴,施行补法,可达到改善脏腑功能,补益阴阳、气血等的不足;
2>应用偏补性能的腧穴。如关元、气海、命门、肾俞等穴,也可起到补益正气的作用。
“陷下则灸之”,属于虚则补之范畴,就是说气虚下陷的治疗原则是以灸治为主。当气虚出现陷下证候时,应用温灸方法可较好地起到温补阳气、升提举陷的目的。》>
如子宫脱垂灸百会、气海、关元等。
② 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
“实则泻之”就是实证采用泻法治疗。
1>
针刺治疗实证用泻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的泻法、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如在穴位上施行捻转、提插、开阖等泻法,可以起到祛除人体病邪的作用;
2> 应用偏泻性能的腧穴。如十宣穴、水沟、素髎、丰隆、血海等,也可起到祛邪的目的。
“宛陈则除之”,“宛”同“瘀”,有瘀结、瘀滞之义。“陈”即“陈旧”,引伸为时间长久。“宛陈”泛指络脉瘀阻之类的病证;“除”即“清除”,指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等;就是对络脉瘀阻不通引起的病证,宜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如由于闪挫扭伤、丹毒等引起的肌肤红肿热痛、青紫肿胀,即可以局部络脉或瘀血部位施行三棱针点刺出血法,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如病情较重者,可点刺出血后加拔火罐,这样可以排出更多的恶血,促进病愈;
如腱鞘囊肿、小儿疳证的点刺放液治疗也属此类。
③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不盛不虚”,并非病证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
主要是由于病变脏腑、经脉本身的病变,而不涉及其他脏腑、经脉,属本经自病。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在针刺时,多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
(2) 清热温寒
1.热则疾之 即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可以不留针或针用泻法,以清泻热毒。
如风热感冒者,当取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等穴浅刺疾出,即可达到清热解表的目的。若伴有咽喉肿痛者,可用三棱针在少商穴点刺出血,以加强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
2.寒则留之
即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因寒性凝滞而主收引,针刺时不易得气,故应留针候气;加艾灸更能助阳散寒,使阳气得复,寒邪乃散。
如寒邪在表,留于经络者,艾灸法较为相宜;若寒邪在里,凝滞脏腑,则针刺应深而久留,或配合“烧山火”针刺手法,或加用艾灸,以温针法最为适宜。
(3) 治病求本
①.急则治标
急则治标就是当标病处于紧急的情况下,首先要治疗标病,这是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权宜之法,目的在于抢救生命或缓解病人的急迫症状。
例如,不论任何原因引起的高热抽搐,应当首先针刺大椎、水沟、合谷、太冲等穴,以泻热、开窍、熄风止痉;
任何原因引起的昏迷,都应先针刺水沟,醒脑开窍;
当中风患者出现小便潴留时,应首先针刺中极、水道、秩边,急利小便;然后再根据疾病的发生原因从本论治。
②.缓则治本
在大多数情况下,治疗疾病都要坚持“治病求本”的原则,尤其对于慢性病和急性病的恢复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虚者固其本,邪盛者祛其邪;治其病因,症状可除;治其先病,后病可解;这就是“伏其所主,先其所因”的深刻含义。
如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泄,泄泻是其症状为标,肾阳不足为本,治宜灸气海、关元、命门、肾俞。
③.标本同治
在临床上也可见到标病和本病并重的情况,这时我们应当采取标本同治的方法。
如体虚感冒,如果一味解表可使机体正气更虚,而单纯扶正由可能留邪,因此,应当益气解表,益气为治本,解表为治标,宜补足三里、关元,泻合谷、风池、列缺等。
(4) 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是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即根据患者所处的季节(包括时辰)、地理环境和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①.因时制宜
1> 在应用针灸治疗疾病时,考虑患者所处的季节和时辰有一定意义。
如春夏宜浅刺,秋冬宜深刺。根据人体气血流注盛衰与一日不同时辰的相应变化规律,创立了子午流注针法等。
2> 因时制宜还包括针对某些疾病的发作或加重规律而选择有效的治疗时机。
如精神疾患多在春季发作,故应在春季来前进行治疗;乳腺增生症患者常在经前乳房胀痛较重,治疗也应在经前一周开始。
②.因地制宜, 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也有所区别,治疗应有差异。
如在寒冷的地区,治疗多用温灸,而且应用壮数较多;在温热地区,应用灸法较少。
“北方者……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艾焫,南方者……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
③.因人制宜, 就是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等的不同特点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1> 由于男女在生理上有不同的特点,如妇人以血为用,在治疗妇人病时要多考虑调理冲脉(血海)、任脉等。年龄不同,针刺方法也有差别。
“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
患者个体差异更是决定针灸治疗方法的重要环节。
如体质虚弱、皮肤薄嫩、对针刺较敏感者,针刺手法宜轻;体质强壮、皮肤粗厚、针感较迟钝者,针刺手法可重些。
虽然医学考研的知识点很多很杂,但是只要考生努力复习,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预祝大家2015年考研成功。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更多信息、资料。备考辅导与你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