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4:47:20

法硕备考指导:民法案例题

民法案例题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要考的基本上包括以下几种:1、本案例有几种法律关系?2、此案如何处理?3、本案存在哪些法律问题?
    审题:①分析民事法律关系。②权利与义务关系。③处理。
    答题思路:1、先把主体找出来。2、每一个主体之间是居于何种行为发生的什么关系。3、考虑的因素:①看时间。②行为人之间有没有身份关系。
    ◇注意答题时要局限于题目给定的条件,不要自己假设条件,如不可在答案中出现“如果……则如何如何”。
    ◇应以法条为准,教材可能因为由不同的人撰写,而有所出入。答时就直接说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或根据合同法、担保法规定就行了,没有必要将法条序号写出。
    一般应当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解答:
    1、认真阅读案例,熟悉案情。
    2、确定法律关系的类型。民事法律关系是贯穿在民法理论中的一条红线,是进行民法案例分析的基础。考生在对案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之后,在分析时应首先从民事法律关系入手,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根本和实质。
    民事法律关系的类型覆盖了民法案例的所有内容。如:所有权关系、使用权关系、租赁关系、买卖关系、侵权关系、继承关系等。明确案情中民事法律关系的类型,为准确解答案情中的问题所适用的理论和法律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3、明确争议的焦点和案情事实之间的关系。争议的焦点往往是案例要提出的问题,也是案情最关键的内容。在进行分析时考生首先要明确争议的焦点并以此为中心进行答题。
    争议的焦点在一般的试题中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原告的请求理由;二是被告的抗辩理由。二者往往围绕一个事实或者一个情节来争论,整个案情也围绕这一个中心展开和进行。在确定争议的焦点后,考生要把案件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楚。一个较大的案例中往往包括许多事实和情节,这些事实中,哪些属于原因事实、哪些属于结果事实,各个事实之间有无关联、关联性质和程度如何等。在此基础上,排除一些对问题没有关联和作用的事实和情节,提炼出回答问题需要的事实和情节,使案件简单化、条理化、清晰化。
    4、确定适用的法律。针对案例中提出的问题,运用已知的条件和自己掌握的有关理论和法律规定,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答案,这是案例分析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法硕备考指导:民法案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