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4:37:56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方法与策略

1.基础阶段复习策略
    中国近现代史在全国历史学统考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为20%,中国近现代史又可分为中国近代史与中国现代史。线索比较清晰,中国近代史主要是讲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可以以几次大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线索,以战后中国社会及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反应为主题进行梳理;中国现代史主要是讲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伟大革命的历史,可以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线索,按照成立前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五四运动、成立后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为主线,以各个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各政治力量的活动为主线进行梳理。
    那么下面我们就对这一部分的知识点做了一个梳理以帮助大家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第一部分 列强的对外侵略
    (1)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后果要好好把握。有可能在这部分内容出非常细节的选择题和名词解释。(2)资本主义世界性扩张的必然性。《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特点,以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3)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重要战役要记住。(4)战争后签订的重要不平等条约,可能会以论述题的形式出题。(5)中国边疆危机产生的原因及主要内容。(6)《中法新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7)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在诸多矛盾中,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情况要熟悉。
    第二部分 清统治的衰落
    (1)太平天国当时具体采取了哪些制度,像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评价要熟记,有可能出现论述题。注意《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影响。(2)义和团运动要注意和太平天国的农民战争作比较,它的影响要知道并掌握。(3)“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4)义和团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5)清廷政局的变化。(6)湘淮军势力的崛起在2009年的简答题已经考过,2011年不排除继续再考大题,要引起注意。
    第三部分 近代化的启动
    (1)关于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代表人物、以及它们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人物都要掌握。(2)洋务运动的内容,前期求强,后期求富所采取的措施要知道。建立的一系列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对于建立的时间、地点、代表人物等要熟记。对于内容、影响有可能会出现论述题和史料分析题。(3)维新变法思潮及戊戌变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要知道。这都是晚清时期的重要活动,要从背景、内容、意义方向好好掌握。对于当时的代表人物,像王韬、陈礼垣等人物具体的思想要知道。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要掌握。(4)“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根源,以及商办企业要了解具体有哪些,目的是什么。
    第四部分 清末改革与社会变迁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要作为重点来看,要联系后面的知识把整个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梳理好,形成一个体系,这种跨度比较大的题最能考查出考试的综合素质,往往容易出论述题。(2)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晚清的教育改革,这两点的一些具体措施可能会作为选择题来出现。(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特点。(4)科举制度废除的意义。(5)近代科学技术的输入与初步发展。(6)清末新政这是清政府的一次重要的自救运动。对于背景、内容、意义要熟记。史料分析和论述题的可能性很大。预备立宪的内容也要掌握。(7)八旗绿营的衰落与新军的编练要大致了解一下,有可能出论述题(8)会党和民变是今年大纲里明确写出来的,有可能会出道名词解释,同学们要认真总结。(9)西学传播、革命思潮兴起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要搞清楚。
    第五部分 辛亥革命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和同盟会的建立。孙中山的思想、三民主义的内容及评价都要熟记,可能出现选择题、论述题。(2)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的内容、焦点集中在哪方面要知道。可能会以论述或者选择题的形式出现。(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4)革命党人的反清起义有哪些,出现过哪些著名的人物,这些都要清楚,出现选择题和名词解释的几率比较大。(5)中华民国的建立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比如天地会、陈天华、章炳麟、邹容、兴中会、保皇派与革命派的区别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另外还要注意一些平时关注较少的团体、人物,比如三合会、郑士良等等,每年名词解释都会出到几个比较偏的名词,这就需要考生也要全面复习,遇到这类型的题的时候就不会手忙脚乱。
    第六部分 民初政局
    (1)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的统治是一段黑暗时期。对于统治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像二十一条,可能作为名词解释出题;像张勋复辟也可能出名词解释。(2)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要了解(3)军阀混战中各派系要清晰。
    第七部分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
    (1)新文化运动是非常重点的内容。往年各个学校的自主命题中经常考察,有时作为名词解释考察,有时作为简答题考察。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考,都要把握住背景、内容、意义。要注意它的长远影响。(2)五四运动中的口号一定要知道什么时间提出来的、内容是什么,比如“还我青岛”等。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也要熟悉。最重要的是它的意义,一定要记住,非常有可能出现论述题,以往很多学校考过。(3)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怎样形成的,这是需要自己动手整理的东西。有可能作为论述题出现。有什么样的意义也要知道。(4)资产阶级改良思潮的兴起。(5)新三民主义的内容。(6)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初步思想。(7)国民革命中工农运动、北伐战争的背景、意义以及国共合作和分裂,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第八部分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
    (1)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内外对峙。(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其中的一些小细节要注意掌握。针对这一章出大题的可能性不太大,所以一些基础的知识要认真把握。(3)国民党政权的阶级性。(4)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5)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政策。(6)中间派的主要政治主张与活动。
    第九部分 抗日战争
    (1)西安事变是非常重要的一次事变,尤其对于事变的影响要熟记。当时事变发生后国际、国内的反应要熟记。国际上像苏联、美国、英、法等国家,国内像冯玉祥等军阀的态度要注意。中共的主张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为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做出了贡献。(2)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形成。(3)国民党对日政策的变化以及国民党的正面战场。(4)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的背景、内容、意义要熟记。(5)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联系。(6)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7)“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中币值改革、改订新约运动等等都有可能考到;(8)沦陷区与伪政权要了解一下。
    第十部分 国共合作
    (1)重庆谈判要了解背景、过程、意义。(2) 三大战役与解放军渡江作战 对于三大战役的起止时间、每次战役的领导人和作战地区以及作后消灭敌人的总数要记住,因为有可能会出现选择题。(3)内战时期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稍作了解。
    第十一部分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1)新中国的巩固与经济建设:这方面的知识点要掌握。新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巩固的,像三大改造、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内容都要知道并好好把握。经济建设的成就也要知道,2007年的选择题就出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十二部分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1)经济建设的曲折:要了解1956年中共八大的重要意义。(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内容以及意义。(3)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4)建国初期的外交关系。
    第十三部分 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考生在注意掌握文革历史教训的同时,还要掌握文革中的一些领导人是如何艰难维持正常的工作局面。(2)文革十年间,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的成就。(3)文革的原因、性质以及结果要知道。(4)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危害。
    文革一般不会出题,大家可以作为一般了解,不用作为重点复习。
    第十四部分 拨乱反正(1976~1978年)
    (1)两个凡是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路线以及意义要了解。
    第十五部分 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1992年)
    (1)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共和国史中其他时期的内容相比较来掌握,同时注意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内容。(2)特区设立的时间,先后顺序要知道,有哪些特区要知道。有可能会出现选择题。(3)“一国两制”的构想。(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路线。(5)中共十四大的内容和意义。
    第十六部分 共和国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区域发展
    这个时期的民族政策以及区域发展的思路、格局要了解一下,有可能会出选择题。
    第十七部分 共和国时期的文化、教育与科技
    这两部分是大纲新加的章节,需要引起广大考生的注意。
    虽然中国近现代史线索、脉络比较清晰,但是由于中国近现代社会错综复杂涉及的人物事件较多,知识点仍然比较零碎,庞杂,需要认真识记。同学们可以结合牛教授的讲解要对这些小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从历年的考试真题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史偏向于出选择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材料题不会涉及,每年都会有一个大题,所以对该学科的复习一定要细心,肯花时间、下功夫。
    同样,从历年的考试真题中会看到真题中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大都能够在课本上找到,比如中国第一位驻外使臣、晚清湘淮势力的崛起、“第一流人才”内阁、陕甘宁边区政府、中国社会史论战等,因此同学们还是要以课本为本。在全面复习同时,也要重点看一下对历史产生十分重大影响的事件、人物或者与当今实事相关的历史事件,这些都是命题的重点。对此,同学们要结合牛教授的讲解进行重点复习。
    2.强化阶段复习策略
    在基础阶段,你们对中国近现代史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这个阶段就是要结合自己的笔记和上阶段的复习纲要,深挖知识得考点,争取有点到面的掌握知识的网,争取能够融会贯通,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知道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活动,把握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在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主张及其活动,理解中国现代化的百年历程,要把已经掌握的孤立的知识串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注意借鉴老师的思维逻辑与视野去开拓自己的复习思路,不要沉浸于死记硬背的状态。
    因此这一阶段的复习策略要灵活,踏踏实实的巩固好之前所复习内容,对中国近现代史来说我们要有下列复习思路
    首先要掌握革命史的线索。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现:列强的对华侵略。
    其次要掌握近代化的线索。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技术
    再次要有全局化的视野。由点的知识扩大到面的知识。要把点的事件放到历史大背景中来理解。并与全球相联系(一战,二战)要与世界史一起复习
    那么这一时期的一些复习方法就是:
    1.时间分配问题要考虑到整个复习过程中。制定好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每一个时间段应该完成怎样的任务应该心里有数,按时完成计划,不断巩固和领悟新的知识。
    2.做一些数据和图表以利于知识的系统。这样的一些方法利于对知识体系有一个较好的把握,能够清晰而准确的记忆知识点,复习时应该做笔记,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3.冲刺阶段复习策略
    此阶段是考研复习的最后阶段,也是关键时期。此时的重点一方面是对遗漏点的再回顾与对已知知识点的再梳理,另一方面是对真题进行练习和分析,把握真题的出题思路,总结答题方法,提高应试技巧。
    针对历史学,这一时期的复习方法如下:
    1.要有革命史的思维。各个阶层面对中国社会遭受巨大冲击,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法,运动。寻求民族富强独立。从太平天国,义和团,白朗起义,接着是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2.近代化的线索。什么是近代化?把洋务运动作为近代化的起点。第一阶段,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后转为政治制度的学习。最后到思想文化上的,五四运动,文学革命,诗歌革命。近代化的三个层面。
    3.要有全面化的思维。将点的知识扩大的大的历史大背景来理解。并结合世界史的知识。
    临考要掌握的要点:
    1.要巩固不熟悉的知识点,不留死角。
    2.看目录要做到心中有数。
    3.考前调整作息规律
    因此,我们对这一阶段的复习有这样一个思路:
    (一)阶段目标
    跟随冲刺班的学习,对所有内容进行再复习,要求掌握和运用95%的知识点,查漏补缺,对大纲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温故和学习,这一遍要更加注重对整体知识结构的把握,以及对知识点的运用,与出题和答题结合提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进行模考班的实战训练,做到心中有数。
    (二)阶段任务
    在这个阶段已经是考研复习的最后阶段了,这个阶段的执行是以前三个阶段为基础的,通过以前的学习,相信你们已经对要考的知识点有了一个很好的理解,但这并代表已经可以坦然面对考研了,不到考研的最后一分钟不可以那么轻易懈怠,因为在这个阶段复习的某个知识点就有可能成为考研的试题,所以在这个阶段不能放松,要调整好心态,在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在老师讲解与指导下更好的查缺补漏。同时也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温习以前笔记上的难点和重点,最后,还要尤其注意对真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任务分解:
    第一,调整好心态。
    越是到考研最后阶段,心态问题愈显重要。“态度决定一切”,一个良好的心态是成功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精神基础。要知道考研拼的不光是智商,更是情商。所以,在冲刺考研的关键时刻,一定要调好心态,淡定、坦然、勇敢的面对一切,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要克服浮躁、畏惧心理,做到在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考研。也许考研只是你们人生路上的一站,但是在这里你们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这样一段的可贵的经历值得你们永远追忆。漫漫考研路上,你们如此坚强的走到现在,当然你们也有理由高唱着《国际歌》中的这句“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坚定地走下去,直到成功的彼岸。
    第二,查漏补缺,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
    对于以前的学习,你们也许已经把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掌握,但是知识点那么多,难免会有遗漏,此时要在前几轮复习的基础上回归课本,依据大纲把以前复习过的知识点再快速回顾一遍,同时注意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可以把以前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的知识点再回顾一下,重点复习自己以前遗漏的问题。同时认真听老师的分析讲解,对知识点做总体把握,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研究真题,预测考点,总结答题方法与技巧。
    真题有很多有用信息,透过它可以捕捉到命题思路、命题重点、标准答案形式,进而可以预测考点,做到有备而战,获得高分理想成绩。通过真题可以得知,历史学基础考试所命题目都是确定的、无争议的,比如中国历史上首个驻外使臣等;很多题目在通常所说的重点附近,很容易被忽略,因此要对这方面知识予以充分重视;通过真题还可以得知名词解释的答题模式:先做简要总体概括,再叙述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内容过程、影响评价等,这样的答案才是完美的。同样,简答论述题的答题思路,也可以自己从大量真题的标准答案中总结出来。这些工作貌似十分不起眼,但是其意义却不容低估。研究真题、预测考点、总结答题方法与技巧,可谓是是取得高分的一大法宝,一定要高度重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方法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