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历史学考研:古代史知识脉络梳理(58)
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考研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历史学专业课的复习需要考生把握历史脉络,统筹历史发展,将平行和交叉的历史时间和知识点捋清,把握好因果关系,这样才能够在脑中形成稳固的知识图谱,加深理解和记忆。下面新东方在线小编和大家一起梳理中国古代史知识脉络,帮助考生筑建知识框架,为后续复习打好前奏。下面请看2015历史学考研:古代史知识脉络(58)
第五讲 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一、 清军入关后的统一过程
1644年清军进入北京,接着由北京南下,追击义军。九月,清顺治帝由沈阳来到北京;十月初一,顺治帝在北京重新即皇帝位,下诏“定鼎燕京”,(仍称北京),于是,一个新的封建王朝自此正式建立。
(一)清入关后所采取的几项统治措施
清军定都北京后,为巩固其统治和尽快统一全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笼络亡明官僚,改变与明为敌的策略。本来女真人在东北建立政权前后臣服于明朝,后来又公开与明朝敌对,攻占明朝在东北的地盘,甚至逼近北京城。但1644年的形势与前不同了;明朝已经被李自成义军推翻,而李自成军又被清军逼出北京,清军如若在北京站稳脚跟,必须扩大其统治基础:笼络亡明旧臣。因此,清军摇身一变,成了明朝的同路人,称其入主北京“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明朝也”(东华录四),以杀农民义军为目标,拉拢明朝官吏,“义师为尔复君之仇,非杀尔百姓,今所诛者惟闯贼,吏来归,复其位;民来归,复其业”(清史稿?范文程传),并礼葬崇祯帝,官员服丧三天,厚待元明宗室;在京官员照旧录用;归顺者官升一级。很快,大批亡明旧臣归顺清朝麾下,与清军共同镇压农民起义军。
2.减免赋税,恢复生产。清军入京后即宣布废除“三饷”加派,并只收“正税”,其它一切俱免,地亩照明朝旧额征税,以前拖欠者一律免。对工商业者的税收也予以减轻。并规定“如有官吏蒙混倍增者,杀无赦”。同时又规定,在明末农民战争中被赶跑“失业”的地主回来后,必须将地如数占有,不肯退赔者以“党寇”治罪,限令地方官劝民恢复生产,招抚流亡,奖励垦荒。
3.严守军纪,严禁贪污。入山海关后,多尔衮与诸将誓约:“今入关西征,勿杀无辜,勿掠财物,勿焚庐舍”;入京以后,下令“凡强取民间一切细物者,鞭八十、贯耳”对官吏贪污也制裁很严,“官吏犯赃,审实立斩”。并在一定程度上付诸实施。
这些措施的实行,笼络了汉族地区的上层人物,也稳定了下层民众的生活和情绪,对巩固清朝的统治是很有利的。
(二)民族歧视、压迫的政策
1.剃发令。
2.圈地令。
3.投充令和逃人法。
这些农民又多是被“役之”为庄丁的,没有人身自由,庄丁可以被买卖,逃亡者从严制罪,是满人落后生产方式在清初从关外向内地的发展,尽管是暂时的倒退,也给中原地区的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被圈的土地并不返回。
清军入关之初的几项统治措施,一方面拉拢汉族上层人物,稳定平民百姓,同时又施行民族歧视的政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民族矛循,加之明亡之后有相当一部分官僚和民众不肯归顺清朝,展开各种形式的抗清起义。如北方北京附近的霸州等地,天津与沧州之间的地区,常有人民群众袭击清军。山东响应李自成起义的满家旧义军,榆园义军等,由反明转为抗清,建立根据地,甚至建立政权,联系河北、河南义军,抗击清军。山西、甘肃等地也是如此。由于这些自发的抗清斗争规模小,分散,不久即为清军所击溃。规模较大的是南方各地军民的抗清斗争。
(三)南方的抗清斗争
清军从山海关入关,占据北京,并向全国进军,但受到各地义军,人民乃至亡明军队的抵抗,向南推进的速度并不快。而南方各地人民利用种种形式,特别是用建立明政权为号召,展开大规模的抗清斗争。
1.江南地区
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一带是明朝的南直隶,当崇祯帝自尽,大顺政权统治北京时,1644年5月15日,崇祯的从兄福王朱由崧在马士英的拥戴下在南京称帝,建元弘光,欲法南宋高宗之事。马士英是魏忠贤的阉党余孽,为巩固南明小朝廷,又把东林党的史可法等人拉入朝廷,但很快又让史可法出守扬州,由马士英等人把持朝政。马士英等人对人民残酷剥削,卖官鬻爵;福王朱由菘整天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政治黑暗。当清军逼走李自成,为崇祯帝发丧后,南明朝廷即派人慰劳吴三桂和清军的报“君父之仇”之功,并欲以割让山海关以外之地与清军议和,甚至史可法也曾准备与清军合力进剿农民义军。后来感到清军的真正意图仍是灭明,才放弃妄想,合力抗清。
史可法在扬州坐镇,派将士守庐州、泗水、淮北、临淮等“江北四镇”,在四镇将帅火拼时,以民族利益为主,团结各方面力量抗清。顺治二年,开始北伐,派人攻占了开封,归德,但部下有的火并,有的降清,左良玉也趁机向南京进军,“清君侧”,企图控制朝政。而清军趁机南下,史可法固守扬州,自四月十五至二十五,艰难抗战十余天,城破后,清军在扬州屠杀十天,史称“扬州十日”。史可法被俘不降而死。
扬州陷后,南京很快被清军攻陷,弘光帝被俘至北京斩首。清军派降清的明官洪承畴任江南总督,改南京为江宁府。
清军占据江南后,强行推行“剃发令”引起人民的反抗。苏州等地区人民自动组织“乌龙会”,昼夜监视,遇有剃发者即斩首。江阴知县方亨上任后强令剃法,乡民十万余人汇集县城,杀死方亨,守城抗清,坚持两多月,击毙清军数万。嘉定知县强迫剃发,也招致同样反抗,人民自动组织起来守城抗清,坚守孤城半个月。太湖上的渔民抗清队伍“白头军”,在湖上屡败清军,到康熙元年才被镇压下去。虽然最后失败,但牵制了清军的南下,使东南地区的抗清斗争发展起来。
嘉定三屠:公元1645年,清朝再度颁布剃发令,以“留发不留头”的残暴手段,强迫汉族人民剃发留辫,激起人民强烈不满。嘉定(今属上海)10余万人民因此进行武装反抗。清军血腥镇压,一个半月之内屠城三次,史称“嘉定三屠”
2.东南地区
顺治二年六月,清军攻下南京后,进军浙江,张煌言等迎鲁王朱以海就监国位,郑芝龙等拥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成为两个小朝廷,但两个政权互责真伪,不和。
鲁王政权有绍兴、宁波、温州、台州等地,内部很混乱,顺治三年六月,清军渡过钱塘江,进攻绍兴,鲁王浮海南逃到台湾。
唐王政权有福建,两广、云贵及安徽、江西部分地区,但拥立唐王的郑芝龙等不是抗清,只想搜刮财物,与大汉奸洪承畴订投降密约,使清军长驱直入福建,福州失守后,唐王逃走,被俘而死。郑芝龙剃发降清。其子郑成功继续抗清。
郑成功本名森,隆武帝赐名成功。郑成功对其父郑芝龙降清不满,自己在东南沿海抗清。先以南澳岛(闽粤临界处)为根据地,继而攻克厦门,改称“思明州”。同时利用有利条件,发展海外贸易,作为抗清的基础。郑成功曾多次北伐南京、南征闽粤。到顺治十六年,郑成功率军由崇明岛入江,直逼南京,因轻敌而未克,退守夏门。
清统治者征郑成功不果,便下令沿海居民内迁三十里,不许舟出海,郑成功为克服这一困难局面,决定向海上发展,选定台湾为征讨目标,开始了驱逐荷兰殖民者的斗争。
台湾在明后期为荷兰人占领,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剥削残酷,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都很尖锐,台湾人民不断反抗。郑成功在厦门时,不断与荷兰人发生矛盾,下令禁止港粤及外国人到台湾通商,禁绝两年。1657年荷兰驻台长官弗里德里克
揆一,与郑成功议和, 年输银五千两,箭十万支,硫磺一千石,郑成功抗清需要财政,军火援助,故答应了荷兰人的通商要求。进攻南京失败以后,遂决意攻取台湾。
顺治十八年初,郑成功决定亲征台湾,令其子守厦门,亲率船队南征。当时荷军约二千人,船坚炮利,军事上占优势,顽固抵挡郑成功,郑成功先攻赤嵌城。接着围困台湾城,八个月后,即1662年一月二十日开始猛攻,二月一日攻克,迫使揆一在投降书上签字,结束了荷兰殖民者对台湾的统治。并设置府县,招待大陆移民,加速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抗清基地。
3.西南地区
清军接连攻破南明,鲁王,唐王政权,占领东南地区后,开始向西南进军。顺治三年,湖广总督等在广东肇庆拥立桂王称帝,改元永历,坚持抗清。并与李自成余部联系,协同作战。
李自成牺牲后,余军一支由郝摇旗,一支由李过率领,在荆襄地区坚持抗清。顺治二年曾与唐王政府联合,接着又与桂王政府联合。1647年清军攻克肇庆,桂王西逃至桂林,郝徭旗与何滕蛟保桂林,守广西、大败清军,把清军阻在湖南南部,次年由于降清的明将在江西和广东又反
,引起一个新的抗清高潮,桂王又迁回肇庆与李成栋等联合起来,占湖广地区。
但桂王政府内部混乱,李成栋等组成楚党,原拥立桂王的大臣为吴党,互相攻击,第二年即1649年,清军进逼,李成栋败死,何滕蛟被捕牺牲,李过也病死。余部在郝徭旗,李来亨等率领下,由贵州进广东,继续斗争。桂王逃到南宁。
此时,张献忠的余部李安国等在川南、云贵一带发展起来,为了共同抗清,与桂王政府联合起来,桂王迁到贵州。接着李定国率军反攻,九个月中收复湘、桂大部分地区,歼清军十万。并准备与广东的郑成功汇合,合攻南京,没能实现,退回广西,又退至云南。另一大臣孙可望嫉妒李定国之功,率一支军队与李分裂,后孙可望率军降清,并向清军告密,李定国也被清军打败,退至西双版纳地区,桂王则逃入绚甸。
三年后即1662年
,桂王被吴三桂由绚甸俘至昆明,以弓弦绞杀于市(今昆明有“明永历帝殉国处”碑)。李定国也在同年病死。到1664年,李来亨,郝摇旗等也在抗清战斗中牺牲。
总之,从1644年清军入关,经过了近二十年的抗清斗争,各地区的抵抗才消沉下去,清朝才算站稳了脚跟。平定了各地的抗清力量之后,清朝便向边疆各地进军,北固边疆,历经康、雍、乾三朝,才算真正统一了全国。
南明四政权:
建立时间 皇 帝 称 帝 地 点 建 元
1644年五月 福王朱由崧 南京 弘光
1645年六月 鲁王朱以海 先在台州后至绍兴
1645年七月 唐王朱聿键 福州 隆武
1646年十月 桂王朱由榔 肇庆 永历
桂王于1662年被吴三桂在缅甸俘获,将其带回昆明,以弓弦绞杀于市场。
对于考研历史学的复习,考生需要寻找规律,加强知识架构建设。因为历史的知识很复杂也很混乱,需要考生捋清思路才不至记忆混乱。最后希望考生能够加强吸收理解,把握历史的脉络,掌握历史事实,贯通古今,争取为2014历史学考研打好专业课的基础,需要下载资料请关注【资料下载中心】,更多资讯同步尽在【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
热文精选:
4月考研专业高校人气排行榜 “二战”考研:你准备好了吗?
2015考研文科十大热门专业推荐2015年考研需要做哪些前期准备?
课程推荐:
2015考研政英历史学全科签约联报班
2015考研历史学签约全程班
2015考研政治历史学签约联报班
【2015考研关注】
考研时间考研报名报考指南院校信息
注意事项考研动态复习经验考研真题考研资料考研课程
距离考研报名还有149天,请大家关注【2015考研报考指南专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