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4:36:02

2014年考研《历史》考前突破试卷6

2014年考研《历史》考前突破试卷6
    新东方在线汇集整理了2014年考研《历史》考前突破试卷供考生参考,希望对参加2014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复习资料请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频道!
    第21题(解答题)(每题10.00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第22题(解答题)(每题10.00分)长平之战
    第23题(解答题)(每题10.00分)丰岛海战
    第24题(解答题)(每题10.00分)萨尔贡二世
    第25题(解答题)(每题10.00分)耆那教
    第26题(解答题)(每题10.00分)“利别尔曼建议”
    第27题(解答题)(每题10.00分)岩窟墓
    第28题(解答题)(每题10.00分)宁汉合流
    第29题(解答题)(每题30.00分)试结合民主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至三大改造完成时期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
    第30题(解答题)(每题30.00分)简述德意志统一的意义。
    第31题(解答题)(每题30.00分)简要说明1911至1921年中国革命发展的特点、教训和趋势。
    第32题(解答题)(每题30.00分)英法苏三国谈判失败的原因。
    第33题(解答题)(每题30.0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段祺瑞说:“项城(指袁世凯)帝制自为之迹,已渐显露,我当年曾发采取共和之电,如今又拥项城登基,国人其谓我何?且恐二十四史中,亦再找不出此等人物!所以论公,我宁死亦不参与;论私,我从此只有退休,决不多发一言。”
    ——引自《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今日民智日开,民气日倡之世,而欲以一姓威严驯服亿兆,尤为事理所万不能致。……祺瑞罢斥以来,本不敢与闻国事……只是既已久服务于民国,不能坐视民国之颠覆分裂而不一援。
    ——引自《段祺瑞反对张勋复辟通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我当年曾发采取共和之电”指什么事?当时段祺瑞的目的是什么?段祺瑞表明了什么态度?
    (2)材料二中“欲以一姓威严驯服亿兆”指的是什么事?
    (3)材料中段祺瑞被“罢斥”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段祺瑞此时不能坐视?
    (4)以上两个材料能否说明段祺瑞真心拥护共和?用具体史实说明理由。
    第34题(解答题)(每题30.0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驻屯细柳。因治军谨严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亚夫为车骑将军。三年(前154年)吴楚七国发动叛乱(见吴楚七国之乱),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叛。他会兵荥阳,固守昌邑,待机以轻骑断绝吴军粮道。最后以精兵出击,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五年后,周亚夫迁为丞相,很受景帝器重。不久,因不同意废立太子,又在王皇后兄王信和匈奴降王徐卢五人封侯等政事上与景帝旨意相左,加以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受到景帝猜忌,中元三年(前147年)被免除丞相职务。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年),周亚夫子私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具,备作其父葬器,被人告发,事连周亚夫。廷尉召亚夫对质,并逼其供认谋反。周亚夫不服,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请回答:
    (1)依照秦朝官制,丞相一职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2)依据材料,周亚夫被免于丞相职务的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3)周亚夫曾经做过太尉,后来被廷尉逼供而死,太尉是什么官职?廷尉又是什么官职?
    (4)周亚夫被封为条侯和后来被封为车骑将军,被封的原因有何不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年考研《历史》考前突破试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