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历史学全方位复习攻略之基础阶段
从总体上来说,这个阶段包括3、4、5、6、7五个月,这五个月的复习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轮复习。这一阶段是夯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厚积才能薄发,这一时期的积累是以后强化提高、冲刺飞跃的必要准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大家一定要充分重视。1.阶段目标
该阶段的复习,是对知识的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过程,当然这对于本专业和跨专业的学生是不同的。对于本专业的同学来说,这是一个战胜浮躁心态、脚踏实地地进行课程复习,提升自己对于专业课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掌握的好机会;而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来说,他们要投入到书海之中更加奋发苦读,这无疑是对其心态与学习能力的一个巨大考验。
在这个阶段要苦练基本功,争取掌握70%的知识点,系统阅读主要参考书1-2遍,对历史学的基本史实、基本史料要清楚,学会正确恰当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初步学会用历史术语准确表达。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基础知识,因为历史学考研考的就是基础。
2.阶段任务
跟随基础班进行第一轮复习,在老师的学习方法与学习重点的引导下,系统阅读主要参考书1-2遍,初步掌握历史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要把听课、自学、做题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课程的复习。
任务分解:
复习过程中,要认真地看书,第一遍一定要把知识的范围扩大、复习全面一些,做到有备无患。
1)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在全国历史学统考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为30%,其脉络比较清晰一些,主要是按照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断代的顺序叙述,其中每个断代又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几个部分。这是基本的框架。历史长河是由一个个人物、事件等元素汇流而成,因此知识点也显得比较零碎、庞杂。在了解知识框架的同时,同学们一定要结合韩教授的讲解要对这些小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
在中国古代史基础阶段的复习中,除了要对历史框架及其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掌握外,还要要结合韩教授的讲解进行有重点的复习,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而且对于知识的掌握更有层次,比如应清楚中国古代一些重要的制度的沿革和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现象,比如田制、赋役制度、选举制度、官僚制度、兵制、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华文化发展脉络、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等问题。这些都是材料题和简答论述题考的重点,所以要对这些重要的知识点要重点掌握。从历年的考试真题分析中可以看出, 中国古代史在选择题、名词解释、材料题、简答题里面都有涉及,所以在此阶段要既全面而又有重点的进行复习,为以后的强化提高奠基。
2)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在全国历史学统考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为20%,中国近现代史又可分为中国近代史与中国现代史。线索比较清晰,中国近代史主要是讲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可以以几次大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线索,以战后中国社会及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反应为主题进行梳理;中国现代史主要是讲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伟大革命的历史,可以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线索,按照成立前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五四运动、成立后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为主线,以各个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各政治力量的活动为主线进行梳理。中国当代史由于基本不考,所以不必重点梳理。
虽然中国近现代史线索、脉络比较清晰,但是由于中国近现代社会错综复杂涉及的人物事件较多,知识点仍然比较零碎,庞杂,需要认真识记。同学们可以结合牛教授的讲解要对这些小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从历年的考试真题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史偏向于出选择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材料题不会涉及,每年都会有一个大题,所以对该学科的复习一定要细心,肯花时间、下功夫。
同样,从历年的考试真题中会看到真题中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大都能够在课本上找到,比如中国第一位驻外使臣、晚清湘淮势力的崛起、“第一流人才”内阁、陕甘宁边区政府、中国社会史论战等,因此同学们还是要以课本为本。在全面复习同时,也要重点看一下对历史产生十分重大影响的事件、人物或者与当今实事相关的历史事件,这些都是命题的重点。对此,同学们要结合牛教授的讲解进行重点复习。
3)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在全国历史学统考考试中占约20%,很多同学对世界古代史的印象是模糊抽象的。一方面因为世界古代史不是讲中国的,而且可能还会有很大的文化差异,很多现象我们都不易理解,由此产生的文化不认同感导致没有兴趣;另一方面,世界古代史距离现在太久远,而且各大文明几乎相互隔绝没有联系。所以我们首先要对它再认识,要知道古代是现在文明的摇篮,现代的很多东西的根源在于古代。再者世界古代史的复习也是有脉络可以梳理、有规律可循的。
世界古代史可以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部分。上古史是指原始社会至公元前476年的历史,主要讲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古代罗马的历史,中古史主要包括西欧、东欧、亚洲、非洲等地区在公元476年到16世纪的历史,也是讲人类封建制产生、发展的历史。因此,以这条主线来串起欧洲、亚洲、北非等地区封建主义发展的历史。其中,欧洲与亚洲的封建制又不相同。而欧洲大陆又与英国不同。欧洲大陆又以法国最典型。欧洲的封建制与基督教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基督教神权政治。因此,欧洲封建制的完善是与基督教神权的崛起与衰落联系在一起的,即充满了君权与教权的斗争,期间还贯穿着城市商品经济的产生、崛起对封建君权的影响与作用。然而在亚洲则不完全如此,亚洲的君权强大。在东亚和南亚,君主一般是独立于宗教权威之上,但西亚的伊斯兰教国家除外,他们是政教合一的政权。典型的是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
世界上古史的基础阶段复习应该以几大文明古国为主,了解每一个文明的发展脉络、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以及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独特之处。中古史可以按照中古西欧、中古西亚北非伊斯兰文明、中古东欧各国、中古东亚和南亚、中古美洲的顺序进行复习,其中中古西欧是重点。要了解中古时期各个地区的封建化进程及其特点,了解其重大历史事件及人物。当然还是应该以全面复习为主,在何老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的基础上以重点复习为辅。要把学习和听课相结合,通过何老师的讲解,你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可以解决复习中的难点和疑点,而且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圈点复习的重点,完善自己的复习目标。
4)世界近现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在全国历史学统考考试中占约30%,从近几年真题来看,选择题、名词解释、材料、问答各个题型都有涉及。世界近现代史又可分为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三个部分。
世界近现代史是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因此,围绕这条线索,我们可以将资本主义产生最早的欧洲国家的历史串起来,从经济上的发展影响到资产阶级政治夺权,从而诞生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诞生又进一步促使它们向外进行殖民扩张,又将前资本主义地区(指亚、非、拉美等地)强行拉入资本主义发展轨道。结果又导致这些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又再次出现殖民地半殖民地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问题,于是出现了近现代复杂的国际关系和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围绕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最后演化出了人类历史上的二次世界大战。
由于1917年诞生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因此,现代世界历史的线索发生变化。围绕现代社会主义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这条主线,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殖民地半殖民地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发展变化,从而演绎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战胜国处理战败国,到后来对付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历史,同时也演绎出社会主义苏联与资本主义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斗争的历史。以至最终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当代史可以冷战的产生到结束为主线。围绕冷战的起源、正式产生到高潮再到结束,可以将苏东社会主义阵营与英美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关系变化,以及他们各自的内政外交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整体。与这两个阵营相联系的第三世界的历史也随发生。当代史最后就以苏东剧变,冷战结束而终结(1991)。
世界近现代史的年复习一定要把握历史线索和一定时段的历史主题,比如在世界近代史上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是三大主线,由此可将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殖民扩张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等知识点串联起来了。由于世界近现代史内容较多,很多细小的知识点需要同学们下功夫去记忆,所以同学们在基础复习阶段一定要全面展开复习,争取不留死角,同时在何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也需要将重要知识点标记出来,把握重点,有计划有目标的完成基础阶段的复习任务,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基本概念。在整个考研过程中像在基础阶段这样系统的、条理的看书的机会只有这一次,以后随着考试的临近,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再进行这样系统的复习,所以第一遍看书一定要全面细致认真、要沉住气,要保证对于第一次的系统复习能够有一个逻辑的掌握。
3.复习心态与复习方法
在考研过程中心态和方法都是至关重要的,积极健康的心态为考研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持续进行并赢得最后的胜利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科学的方法可以大幅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兴趣,为胜利赢得更多筹码。
1)复习心态
好的心态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考研的过程中可能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但自己要学会忍受寂寞,能沉得住气,用平和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可以借鉴别人的方法,但不要盲目与别的同学比较,更不要因为自己复习的慢就感觉压力大。你可以采用阿Q精神,也许他没有你复习的效果好,没有你复习的扎实,考研复习中最大的挑战者是自己,要战胜的也是自己。同时复习也要劳逸结合,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几本书结合着看,不要一直看一本,那样会造成大脑疲劳,要把难的和简单的结合起来看,那样既可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也可以把学习的硬骨头啃掉。
2)复习方法
首先,要有复习计划
相信大家都明白计划没有变化快的道理,所以并不要求每个考生的复习计划都一致,但是大方向不应该错,那就是基础阶段的总的目标:把专业课看1-2遍,掌握历史学基础的知识、概念等等。具体到每周每天的计划可以具体安排,要把自己的学习兴奋点和考研时的时间段符合,这样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因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比较好理解识记,所以一周安排复习多少章节,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来安排,对于一些不懂的地方可以聆听老师的讲解,有针对性的解决疑难;而对于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同学,可能又是第一次看,往往会感觉有些力不从心、找不到头绪,这时就可以结合老师的讲解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更有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减轻学习的压力。
其次,听课与自学相结合
在第一遍地复习过程中要画出文章中你认为重点的地方,可以用不同的笔标记知识点,以区分重要的程度,这样为下次的复习提供帮助,也为下面听老师的讲解做准备,听老师的讲课时可以与自己心里的知识点对比,同时要把自学和老师的讲解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增加学习信心,也能提高学习的乐趣,不至于学的太枯燥。与此同时也要准备每门课程的笔记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的记忆是有遗忘的,做笔记既可以为以后的复习提供捷径,同时在写一遍的过程中,也是记了一遍,何乐而不为呢。做笔记也要讲究策略,不能什么都记上去,因为有些东西已经很熟悉了,再记上去,会浪费以后的复习时间,也会耗费一定的精力。
再次,经常自测
如果只学不练,一则没有成就感,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二则陷入一种对知识点记忆的模糊状态,不能有效地识记。所以一定量的练习题配合学习是有必要的,通过做练习题可以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可以巩固知识点,可以让自己的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也可以锻炼答题的能力。
4.复习误区:
1)记不住
存在的问题:在这一轮的复习中,会有同学抱怨记不住、记不全 例如,对一些人名或者事件发生的年代记不住,对于一些改革措施记不全,感觉自己好像什么也没学到。
对策: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对于本专业的学生也许会好点,但那些同学也不一定都记住了,都能说出来。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阶段的学习还处在量变阶段,只要你坚持住,慢慢的就会达成质变,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俗话说,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好,所以没必要因为这些而丧失学习的动力和信心,要学会去享受这个努力的过程,那样结果当然也在不言而喻中了。
2)计划没有变化快
存在的问题:没有按自己的复习计划进行,计划一变再变,进程一推再推。
对策:既然我们制定了学习计划就要认真的执行,我们都知道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只待明日,考研就会休矣,所以要按自己的计划,脚踏实地的进行复习,可以跳动复习计划,但不要拖延,一直拖延就会打乱老师制定的复习计划,造成复习时间的紧张和错乱,所以我们在考研时更要发扬今日事今日毕的风格,踏踏实实的学习。
3)书本中乱涂乱画
存在问题:我们有些同学有看书转笔的习惯,还有乱涂乱画的习惯,对于看的内容不管是不是重点都乱画一气,毛胡子一把抓。这样对于后来的复习时有害而无利的,不能很好的抓住知识点。
对策:在看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克制自己的手,不要乱画,只需要把重要的知识点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来,要想到以后的复习,以后时间会很紧张,不可能再面面俱到的复习,所以要笔下留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