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人大经济学考研专业课命题规律探析(3)
人大在财经领域“树大根深”、人脉很广,过硬的科研底蕴,使得考研竞争程度非常激烈。具体到不同的专业,复试分数线又有差异。特别是,人大财政金融学院竞争非常激烈,统考报录比约为50:1。经济学院竞争也非常激烈,统考报录比约为25:1。就专业课考卷趋势来说,“802经济学综合”加大计算题比重和难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题型更趋于灵活。另外,微观经济学部分的计算题多出自尼克尔森的《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以及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因此这两本书非常重要。
下面整理总结人大经济学考研专业课命题规律,具体来看下。
2016考研:人大经济学考研专业课命题规律探析(3)
【注重考察考生的图形分析能力】
利用图形来分析某个经济学原理、解释某个经济现象,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方向,也是经济学专业考研试题的一个趋势。例如:
●请画图说明政府决定对产品A征收消费税(从量税),并且将从该产品上征得的税收全部返还给消费者,这样做会对消费者的福利带来什么影响?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做?
●什么是商品价格变动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画图说明微观经济学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吉芬难题”的解释。
这种类型的考题的解题思路是,先将图形画出来,然后结合经济学原理予以解释图形,其中就包括图形的变化分析。也就是说,在解题过程中,既要画出相对的图形,还需要用文字来解释图形,利用图形和文字的结合来分析经济学理论。
复习建议:
对于这种类型的考题,首先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对图形予以重视,对于核心图形,一定要熟练掌握,最好是自己在纸上画几篇,脑海中有一个很清晰的图形印象。另外,除了会画图,还要学会用文字分析和解释图形。这项工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考生平时加强训练,通过做题来提高解题能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