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4:31:28

2016经济学考研:重点论述题总结(3)

2016考研暑期复习正在紧张的进行中,对于经济学考研的同学而言,专业课成绩的好坏是最为关键的,它是决定你考研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建议同学们认真研究历年考研真题,仔细研读每道试题,并作出完整的正确的答案。对照真题中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存量,思考如何运用答题技巧就有限的知识来最好地回答。在此整理经济学考研中必须重点记忆的论述题,一起来学习吧!
    2016经济学考研:重点论述题总结(3)
   
        3.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答:(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一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有另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它是指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2)从本质上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联系的方面表现在: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由它们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第一种含义是价值决定的基础,第二种含义则是价值的实现。
    两种含义在分析角度上的区别表现在:第一种含义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所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所决定的则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第一种含义涉及劳动消耗,第二种含义则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实际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便成为经济调节的目标,由于社会总劳动时间是有限的,因此,经济调节的目标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配置到各个部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商品生产者的成败至关重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每个商品生产者都会尽可能降低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减少个别劳动时间,提高自身竞争实力,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经济学考研:重点论述题总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