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经济学考研:国际贸易简答题总结(1)
2016考研暑期复习开始,在此整理了2016经济学考研复习之国际贸易相关简答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2016经济学考研:国际贸易简答题总结(1)
1.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关系:
答:
(1)从最一般意义上来说,两者的关系是分工与交换的相互关系。
1、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贸易是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
2、国际贸易不仅是国际分工的体现,同时也影响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2)从根本上说,国际贸易的发展要受到国际分工的制约和影响。
2..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而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国家是否有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而这又主要取决于四组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的整合作用。四组基本因素为: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这四组因素中的每一个都可单独发生作用,并同时作用于其他因素;四者构成一个钻石结构。两个辅助因素为机遇和政府作用。
3.产业内贸易理论:
答:一、偏好相似理论(需求结构相似说),又称“需求相似论”,用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相似来解释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基本观点:(1)产品的出口是以国内需求为基础的;(2)产业内贸易程度决定于两国消费者偏好的相似程度(即两国的需求结构的相似程度);(3)需求偏好的相似程度决定于人均收入水平。二、市场结构论(综合论)(1)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2)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成因。(3)消费者偏好的差异也会导致产业内贸易。(4)国家之间产品层次结构和消费层次结构的重合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
4.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答:(一)主要观点:1、生产力论是李斯特保护理论的理论基础:生产力论的核心思想:生产财富的能力或“财富的生产能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果树与果实)2、经济发展阶段论:一国采取何种贸易政策,要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而定。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农业阶段:自由贸易政策——葡萄牙、西班牙;农工业阶段:保护关税制度——德国、美国;农工商业阶段:自由贸易政策——英国。法国:第四、五阶段之间。3、保护的对象和时间:保护对象:幼稚工业,农业部门不属于保护的部门。保护期限:不超过30年。4、保护的手段:征收高关税:通过对某些工业品禁止输入与征收高关税的办法来保护幼稚工业;以免税或征收轻微进口税方式鼓励复杂机器进口。5、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
(二)评价1、建立了具有完整体系的保护贸易理论;2、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对指导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生产力,实行经济自卫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当代,我们对其需要批判地加以借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