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4:31:04

2016经济学考研必看知识点(3)

经济学考研专业课复习要看微观、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及西方经济学,所涉及的知识点很多,考生要学会筛选分类,把握好各章节重点。新东方在线为大家整合了宏观经济学各章必看重要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系统化复习。
    2016经济学考研必看知识点(3)
    1.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包括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之间常常存在矛盾。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可以分为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和对外管理几种类型。
    2.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防止通货膨胀,减轻经济技动,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所作出的决策。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构成。其中,政府收入包括税收和公债,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3.
内在稳定器是指财政政策本身具有的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它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萧条时自动减轻其程度,而不需要政府专门制定政策以调节经济。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政府的所得税、转移支付、农产品的支持价格等。
    4.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就是政府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财政政策的特点,相机抉择、主动采取的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或增加政府收入以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政策。
    5.
当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政府收支变化使IS曲线发生移动时,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化就越大,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大;当IS曲线的斜率给定不变时,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于LM曲线的斜率。LM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LM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使IS曲线移动时对利率的影响越大,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小,也就是说财政政策效果越小;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使提高国民收入水平的同时也引起利率的提高,从而使得私人部门的消费与投资减少。
    6.
基础货币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和银行体系的储备之和。我们用B表示基础货币,C表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R表示银行体系的储备,则B=C+R。货币乘数是指中央银行发行基础货币所引起的相对于基础货币,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的倍数。
    7.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选择性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一直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政策工具包括道义上的劝告、利率上限和控制消费信贷。
    8.
当LM曲线的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即斜率越小,实行一项货币政策变动货币供给量,LM曲线发生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大;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货币政策效果就取决于LM曲线的斜率。LM曲线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使LM曲线移动导致的国民收入变动就越大,也就是说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9.
所谓配合方式就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松紧的相互搭配问题。这种松紧搭配共有四种组合方式:(1)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的配合,即“双紧政策”;(2)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的配合,即“双松政策”;(3)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的配合,即“松货币、紧财政”政策;4)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的配合,即“紧货币、松财政”政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经济学考研必看知识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