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学考研专业课主要考察微观、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及西方经济学等内容,大家要根据报考院校要求进行准备。下面新东方在线就和大家分享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扎实复习。2016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经济之外的某些因素的变动。这种理论并不否认经济中内在因素(如投资等)的重要性,但它们强调引起这种因素变动的根本原因在经济体系之外,而且这些外生因素本身并不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主要观点有:
①创新周期理论(代表人物熊彼特)
由于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创新者带来了盈利,引起其他企业仿效,形成创新浪潮。创新浪潮使银行信用扩大,对资本品的需求增加,引起经济繁荣。随着创新的普及,盈利机会的消失,银行信用紧缩,对资本品的需求减少,这就引起经济衰退,直至另一次创新出现,经济再次繁荣。在第一次浪潮中,创新引起了对资本品需求的扩大和银行信用的扩张。这就促进了生产资本品的部门扩张,进而又促进生产消费品的部门扩张。这种扩张引起物价普遍上升,投资机会增加,也出现了投机活动,于是出现了第二次浪潮。但是在第二次浪潮中有许多投资机会与本部门的创新无关。这样,在第二次浪潮中包含了失误和过度投资行为,这就在衰退之后出现了另一个失衡的阶段---萧条。萧条发生后,第二次浪潮的反映逐渐消除,经济转向复苏。要使经济从复苏进入繁荣还有待于创新的出现。
②太阳黑子理论认为是太阳黑子的变化影响了农业生产与整个经济而引起的经济周期性波动。
③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认为是新领土开拓,技术发明或人口增加等所引起的投资过度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④政治性周期理论则认为政府出于政治目的(如选举等),周期性地制止爬行的通货膨胀或用通货膨胀来消灭失业引起了经济周期。
⑤还有用战争、革命、移民、偶然事件等解释经济周期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