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GDP指标的意义与局限性
经济学考研专业课主要考察微观、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及西方经济学等内容,大家要根据报考院校要求进行准备。下面新东方在线就和大家分享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扎实复习。2016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GDP指标的意义与局限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在《经济学》教科书中把GDP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首先我们来看GDP核算的意义
(1)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主要有3个重要经济指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这三个指标都与GDP有密切关系,其中经济增长率就是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就是GDP紧缩指数,失业率中的奥肯定律表明当GDP增长大于2.25个百分点时,每增加一个百分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就降低0.5个百分点。
(2)宏观经济管理中有重要作用。
如制订战略目标、计划规划和财政金融政策时,都以达到一定数量的GDP为标准。
(3)在对外交往中有重要意义
与我国承担的国际义务相关,如承担联合国会费;与我国享受的优惠待遇有关,如世界银行根据GDP来划分给予优惠的标准。
其次,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限性:
第一,它不反映分配是否公平;第二,非市场活动得不到反映;非市场经济活动,是那些公开的但没有市场交易行为经济活动。如:自给性生产与服务,物物交换,家务活动等,同时,地下经济在GDP中也没有得到反映,地下经济是指为了逃避政府管制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如: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地下工厂的生产、黑市交易、毒品生产与贩卖、秘密军火交易,走私等非法活动。
第三,有些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内容无法得到反映;如环境质量的变动、不能反映精神满足程度,闲暇福利。第四,它把所有市场交易活动反映到GDP来,并不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无法反映人们从产品和劳务消费中获得的福利状况。第五,由于不同国家产品结构和市场价格的差异,两国GDP指标难以进行精确比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