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MBA逻辑考试辅导 偷换概念 转移论题 自相矛
1、偷换概念在同一思维中如果没有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就会犯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例如:
-司马光夫人说:"我要去看花灯"
司马光说:"家中这么多灯,何必去看?"
司马光夫人说:"我要去看游人"
司马光说:"家中这么多人,何必出去看?"
-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狂人日记》是鲁迅的著作,因此,《狂人日记》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下列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上述推理的逻辑错误?
A.偷换概念。
B.自相矛盾。
C.以偏概全。
D.倒置因果。
E.循环论证。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A。
题干中的推理两次提到"著作",前一个指鲁迅著作的总体,第二个指一部具体的著作《狂人日记》,前后概念不一致,为偷换概念。B、D、E显然不合适。选C也不妥,因为"以偏概全"类的错误是从个体或部分的特性出发,推广到全体时所犯的推理错误。也许是因为中文表达上有这种特点,很容易出偷换概念的题目。
-商家为了推销商品,经常以"买一赠一"的广告招徕顾客。
以下哪项最能说明这种推销方式的实质?
A.商家最喜欢这种推销方式。
B.顾客最喜欢这种推销方式。
C.这是一种亏本的推销方式。
D.这是一种耐用商品的推销方式。
E.这是一种以偷换概念的方法推销商品的手段。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
本题涉及到了"偷换概念"这样的概念。"买一赠一"有两种情况:一是"买"一件某商品,"赠"一件价值低一些的商品;另一种是"买"一件某商品,"赠"一件同样的商品。通常,"买一赠一"是指第一种情况。E指出其实质是"偷换概念"。对第一种情况,这种广告是偷换了"一"的概念,即两个"一"所指的是不同的商品。对第二种情况,"买"一件又"赠"一件,好像顾客赚了便宜,第二件似乎是白送的,其实都是买的,只是把两件的价格都算到第一件上,又把实际是顾客花钱"买"的第二件商品说成是"赠"的。A和B不是说的"实质",而是谁喜欢;C说这样会亏本,看来没认清此推销手段的实质;D说的是这种方法适合推销耐用商品,也不是有关此推销方式实质的。另外,题干中也没有提到此方式只适用于耐用商品。
2、转移论题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例如:
-有人向执法人员质疑乱罚款的问题,执法人员说:"罚款本身不是目的,严格执法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顾客:请问,我的排骨面怎么还没来,我等了已有半小时了。
营业员:你为什么非要吃排骨面,你不能吃竦酱面吗?
在上面的例子中,执法人员、营业员都犯了"转移论题"的错误。
6、自相矛盾
矛盾律要求对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都肯定,必须否定其中的一个。否则,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例如:
-"这件事我没有过问,只是侧面了解一下情况,提点意见,仅供参考。"
-"我赞成实践是检验直理的唯一标准,但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应当是检查直理的标准。"
-一个月了,这个问题时时刻刻缠绕着我,而在工作非常繁忙或心情非常好的时候,又暂时抛开了这个问题,顾不上去想它了。
以上的陈述犯了下列哪项逻辑错误?
A.论据不足。
B.循环论证。
C.偷换概念。
D.转移论题。
E.自相矛盾。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
题干中一方面说"时时刻刻缠绕着",又说"暂时抛开",是比较明显的自相矛盾。
-甲乙两人就"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否都是有目的"这一论题展开辩论。甲认为,人有意识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乙持相反的观点。为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乙说:"我现在就可以有意识地但却无目的地举起我的手。"
乙的证明犯了下述哪项错误?
A.模棱两可。
B.两不可。
C.自相矛盾。
D.以偏概全。
E.论据不足。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答案想告诉我们的是:"有意识地"与"有目的地"是一回事,所以"有意识地"同时"无目的地"是自相矛盾的说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