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4:04:39

新东方在线学员成功考研经验分享

2011新东方网络课堂考研学员 王明洋 考取河南大学 金融
    关于英语
    应该说,我英语的基础不算太好,四级过了480,六级也是490多,但是考研英语更难,而且到考研之前我的英语已不是考六级时候的状态了,很多单词又忘记了,而且我考四六级都没有背过单词,都是靠做阅读记单词,只要主流点的阅读书都买了都做完了,一天到晚做阅读,所以没有背过单词,我觉得在阅读中学习单词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样你对一个单词的第一反应不会是它的中文释义,而是其常用搭配,但是以阅读记单词确实需要很强的毅力和投入大量的实践。
    去年三月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我决定要背下单词了,我报了新东方的英语版,首先学习刘一男老师的单词,真的是非常的好,记单词速度加快很多,而且不容易忘记。我在7月前每天用在英语上的时间到该是3—4个小时,7月开始有所减少,一般就是两个小时,单词必须每天背,一遍一遍的背,来来回回的背,阅读每天一定要保证阅读量,阅读量是速度和正确率的基础,读不懂阅读的人通常是两个问题,一是单词,二是长难句,单词我不想说什么了,没有任何捷径,没有单词量的阅读是不靠谱的,大家不要相信一些培训机构的胡扯,学习语言,技巧虽然重要,实力更重要,长难句,怎么说呢,读多了语感出来了,一般是没有什么难的,在长难句上有障碍的人建议去重温高中语法,后置定语啊从句啊什么的都研究清楚,认真研读例句,并自己学着写写,为什么要自己写写呢,你会发现一种句型你看十遍的效果和你仿写一句的效果基本是一样的,仿写是掌握句型的有效途径。另外还有考试虫的长难句那本书也不错,虽然有点偏,但是认真研究对语法还是有帮助的。最最重要的是我一定要提醒大家:如果你不是工科,如果你是考一个需要50以上英语分数的专业,万万不要相信真题万能!没有阅读量,速度、语感都是空中浮云,很多人说什么练习题的出题思路和真题相差甚远,但是至少那些题能引导你去挖掘文章细节,并扩大阅读量,我建议大家每天至少要背40分钟的单词,做4篇PART A的阅读,至于PART B一方面技巧很重要,但这些技巧不是别人可以交给你的,应该是你自己摸索的,比如人名第一次出现往往有同位语用于解释其身份,那么有同位语的这次应该是人名的第一次出现,还有新东方的复现原则,但是还有些技巧是逻辑上的,分析逻辑建立在你的阅读速度很快,能快速的理解这篇文章,才能再去分析思路,速度怎么来?大量阅读中来,新东方的阅读是很不错的,可以买来练练手,作文,语法和单词是根本。在此非常感谢新东方各位老师的深切教导,刘一男老师.范猛老师.王江涛老师.唐静老师,各位辛苦了!
    关于政治:
    对于政治,我觉得很无奈,我是7月开始学政治的,当时是被一个学长说的吓着了,你看看自习室里都开始学政治了,于是我本来准备8月开始的政治复习提前一个月开始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马原部分刚开始看的时候一目十行,感觉什么都看懂了,又什么都记不住,这是因为我们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需要掌握的程度缺乏了解。这充分的说明了练习的重要性,诚然,不少牛人只看红宝书也可以过80,但我认为这种牛人还是比较少的。我强烈建议暑期大家可以去看任汝芬的视频,因为暑期新大纲估计也没有出来,任汝芬的马原讲的很好,虽然听的时候你会觉得他好像只是照本宣科,但之后做题却会发现自己的正确率上去了。陆象山老师的史纲和毛概讲的也很好,知识点十分清晰,听过了就知道哪些内容是需要掌握的和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思修任汝芬老师讲的也很好,他喜欢结合知识点分析题型,效果很好。我相信肯定有很多人说补习班没有用,很对,我也觉得什么猜题班很不靠谱,我很多同学报的高辅班政治不过刚刚过线。但是如果大家去对比下每年暑期强化班划出的重点和历年的主观题,你会发现原来强化班的重点绝对是可以覆盖主观题的知识点的,所以强化班的视频还是有必要看看的。这个过程大家可以比较轻松,每天学英语、专业课累了就看看视频,把那些所谓的大师化的重点标记下来,到时候多看看。看完视频以后就开始做选择题,选择题的作用是熟悉红宝书,所以市面上的《》《序列 二》《肖 秀荣1000题》题我都做了,
    看到这里,大家也许可以理解为什么我对我的政治分数很无奈——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任汝芬序列二》的题还是可以的,《肖 秀荣1000题》的也很不错,我建议大家这两本还是要做的,《序列二》题量比《肖》的大些,有些题目的难度也大些,肖的题基本都是核心知识点,是一定需要掌握的。这两本书需要反复做,并把知识点标注在红宝书上,这样看书的时候印象会加深,这两本习题集我一直做到1月初,一遍一遍的做,每道题都熟记,政治选择题我得了37分,错了两道单选,两道多选,而且错的都是时政,呵呵,我平时不看新闻,错了也是活该。
    到了11月我开始发慌主观题,但也只是发慌,其实一直到考前,我一直没有背诵主观题,只是一遍一遍的看强化班视频,我建议大家把强化班时指出的重要知识点多次的反复的而看,大概知道这份知识点的考察范围。我上考场前是很慌的,毕竟没有系统的背诵过,但是事实证明,把老师讲的看个10多遍,主观题真的没什么好怕了。选择题才是王道,多做题,做多遍。衷心感谢任汝芬,陆象山老师!
    关于数学:
    数学,一直是一部分同学考研的一个烦恼所在,作为一名需要备考数学科目的学生而言,我也和很多同学一样,一度面临着诸多烦恼,一开始的时候面对高数、线代、概率这么多本书,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不知该从何下手。很早就捧起了高等数学的课本却完全摸不到这门课的重点在哪里,二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我的进度仍然停留在极限的部分。眼看暑假就要来了,我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要采取行动了。通过与学长的交流,我听取了他们的经验选择了报名辅导班来指导自己的复习。
   作为一个只看到了极限的失败学生,在第一堂课下来,我完全没有听不懂的感觉,反而觉得知识学习的极快,学习兴趣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那一道道经典试题巧妙的解法,每一次都有一种让我茅塞顿开的感觉。接下是线性代数、概率、高数二等,老师们都是把每门课程的精华揉碎了,嚼烂了,再交给我们,让我们很容易接受吸收!可以说,数学强化班打牢了我的数学基础,为我取得高分夯下了坚实的地基。
   当强化班结束,我进入了艰苦但又漫长的自学阶段。首先,大家一定要注意的是,不要一上来就直奔题。是的,做题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必须要熟练掌握我们基本的数学知识,包括基本的概念公式定理等等。并且在复习这些基础知识时一定切记,万万不可只用眼看,一定要亲手进行推导。只看不做,别人的东西永远不会变成自己的,只有自己亲自动手才能把它们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当然经过暑期的学习,这个阶段当然不需要你再去把课本啃一遍,这时就需要你找一本好的实用的参考书,按着顺序慢慢来,一点一点来。先看这一章的基本知识,再做书上的经典例题,这里注意的是对于书上的每一道例题一定要做,而不是只看就行了,而且做的时候一定要自己挡住答案,完全独立完成。最后再把跟着的练习题一道不落的仔细完成,毕竟我们已经买了一本书,就要充分的利用它。
   要想提高数学成绩,不做题或只做很少的题是完全不够的。大家一定要注意我们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我们大量做题的目的是为了在这个全面复习的阶段能够尽量拓宽自己的眼界,见识到更多的题型和更多的解题思路。所以必须要注意总结,同时这也是一个必须要做好的环节,不总结的话,那这么多题做下来,你相当于做了这么多的无用功,对自己的思维没有任何的提高。这个总结你不必做的很详细,甚至只需要简简单单的几笔写在书页的空白边上即可。另外就是,绝对不要轻易的看答案,不要怕浪费时间,一定要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之后再去参考答案。另外,我们对于答案一定要抱着一个仅供参考的态度来对待,一定不要迷信答案,要相信自己的思维,敢于对答案提出疑问,有疑问,你可以向自己身边的老师提问,也可以咨询名师们,他们都将非常乐意回答你们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就是我们的冲刺阶段了,如果你按照我上面的方法进行复习的话,我敢说你现在去参加考研,一定已经能拿到100-110的分数了,而这个阶段就是我们向130甚至140冲刺的阶段了。这个阶段我要做一些经典模拟题。我以五套分界,前五套你可以无视时间,以做完截止,不要怕难,要是连它们你都能轻松对付,更何惧考研。这五套做完之后,你要以近十年的真题为目标了,一定要留下最近一年的做为对自己最后的测试。做真题时你会发现无比的轻松,你都不用计算时间,因为经过之前五套的洗礼 ,你绝对会在2个半小时内轻松搞定考研真题。这个时候我们要以接下来的五套题来最后夯实我们的知识,记住,一定要在规定的三个小时内做完。
   第三阶段,把10套模拟题从头到尾再做一遍,三小时内。然后去迎接最后真正研究生考试的洗礼去吧,你会在考场上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我还要强调一下,在最后冲刺的这两个阶段一定要保证每天上午的8点半到11点半都做一套数学试题,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做题才能保持熟练程度。并且在做每一套题时,一定要在一张白纸上仔细的写下每一步的解题过程,一定要全真的模拟考研的全部细节。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真正的考场上做到处变不惊。虽然考研数学的成绩不是太理想,但我觉得我努力了,我没有遗憾,希望学弟学妹能从中吸取经验,少走弯路,取得优异成绩!
    关于西方经济学:
   在暑假的时候看了一遍专业课,就是把书很快的翻了两遍,当然是只看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这两遍看完以后完全就是没心没肺的那种感觉。然后就这样到了9月初,在网上买了辅导班的笔记和录音,买来以后就翻了两下,马上头都大了,10年辅导班上面讲的东西和11年比较的话有一些大的区别,尤其是微观经济学方面,开始就是偏好,效用函数等等一堆东西,然后就是禀赋约束下的消费者行为理论,讲的大部分都是课本上面找不到的,很多东西都涉及到中级微观经济方面的内容。当初就把辅导班的资料放在一边了,把西经的课本又翻了一遍,并把课本上面的东西抄了一遍,我觉得总是这样看完全就没有印象,希望通过写来加深一些印象。这样就到了11月初了,把辅导班的资料看了一点了,完全还是没有头绪的那种,脑海中也没有形成关于西方经济学的体系,心里还是很着急的。
    大概到了11月中旬开始,就这样,对着辅导班的笔记,还有买的真题资料和教材满慢的看,并查资料把一些疑惑的东西抄在笔记上面,这一遍也是在做资料上面的转移,脑海中就是没有多大的痕迹。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看了很多遍头脑中就没有一点印象,不知道怎么去解决专业课上面的东西。我是对着笔记资料上面的东西慢慢地查,慢慢地写,慢慢地记,慢慢地形成了一点点关于西经的体系,但是现在完全就没有达到去上考场的能力,当拿着真题准备写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就没有一点的答题的思路,知道一些答案,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写,怎么去组织语言,大概已经到了12月份了。
    也许正是这样的一个月的时间一直到考研之前,专业课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自己对整个西经教材开始进行梳理,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主要讲了几个重要的问题,自己写下来,要画图的画图,简单的写一些思路,对着辅导班上面的重点,写一些题目,然后解答,我觉得这样的过程很重要,直到每个部分的重点是什么,应该怎么去把专业课的东西形成体系。
    比如,关于税收,老师就一再的强调,要掌握税收分别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影响,以及税收的福利分析即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总剩余。并思考补贴的情况,能做出图形进行分析,税收的两个基本结论等等。还有就是税收的实际应用问题,比如由于天然气的涨价政府直接补贴对消费者福利水平的影响,在既定的条件下房价上涨或者是下跌对买房者的福利水平的影响,政府对消费者的补贴是实物补贴好还是现金补贴好等等。掌握了税收的基本理论和禀赋的相关原理,对于上面的应用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税收的问题一再的强调,通过对这三年的真题的分析,近年来每年都会考察,相信在以后的考试这仍然是命题的热点。
    西经就是按照笔记上面的东西去整理了很多的知识点,然后在考前的时候总结了大概10多个重点和3个不会考的知识点,考前一天翻自己写的这些东西的时候还是这样想的,当拿到试卷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那样做真的是很愚蠢,我觉得必考的没有考,我觉得肯定不会考的倒是考了。我觉得我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不是平白无故的去猜测的,比如说对于辅导班里面年年都会强调的劳动曲线的背弯和储蓄曲线的背弯,我觉得总是在强调,近两年没考到,应该会考的,但是没考。辅导班关于税收的应用强调了在既定的条件下房价上涨或者是下跌对买房者的福利水平的影响,政府对消费者的补贴是实物补贴好还是现金补贴好,个人觉得可能会在考试的时候又体现,但是实际上是以土地税的福利分析出现的。还有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以前考过,而且是刚在经济学一考过了,觉得不可能出现了,但是在10年的试卷上面他就是出现了,以前考过的真题里面出现过经济增长的原因,没有很在意,但是10年的试卷里面就考了。。。。。考完专业课,感觉考得还不错,辛苦的努力有了回报,很是高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东方在线学员成功考研经验分享